你吃对了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

营养难,难营养。

如今人们都开始追求饮食上的营养和健康,可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所谓健康饮食习惯只是人们自己的饮食习惯而并非正确的饮食习惯。谁都想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但有时又不知不觉陷入了饮食的误区。

“饮食误区”并不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就像做错题目需要纠正一样,认清误区,改正就好。在这里就为大家揭示几类常见的饮食误区。

食物相克不可信

“食物相克”一说可谓是由来已久了,每个人都能道出一些五花八门的相克食谱。在“食物相克”的食谱中,虾与维生素C同食等于吃砒霜的传言流传最广,也最骇人听闻,被称为“杀人食谱”。然而,事实是怎样呢?

在一部电影中,讲到一个女人为了报复出轨的丈夫,利用食物相克的原理,每天做“有毒”的饭菜给丈夫吃。里面有一个片段,就是一桌子海鲜,还配了一扎橙汁。我们都知道橙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抗氧化。海产品的好处也不必赘述。但是“海鲜+维生素C=砒霜”这一说法由来已久,那么,美味的海鲜和香甜的水果真的不能两者兼得,放在一起吃吗?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低,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学价(化学价是一种化学结构的表示方法)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从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和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人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会导致人体中毒。

“高剂量的维生素C”的概念是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毫克——相当于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所含维生素C的总和,或34个梨,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

因此,要想让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海鲜中的五价砷发生反应产生“砒霜”,恐怕只有在实验室里,通过人为控制的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在吃海鲜的同时是可以食用水果或青菜的,只要水果数量不超过上述的量,是没有任何危险性的。但是,如果在大量吃虾,特别是可能被严重污染的虾的时候,再一次性服用5片以上的维生素C药片,从理论上看是有可能导致“砒霜”中毒的,事实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以形补形”无依据

很多家庭都会有这种情况,在吃鸡的时候,老人总会对孩子说,多吃点鸡心,吃了长心眼儿。类似这种说法还有很多,那“以形补形”是不是全都没道理?

所谓“以形补形”实际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部分有效,与“形”无关,实际是其中营养素的作用。

以治疗贫血为例,吃动物血确实可以补血,同时还可补铁。但这不是所谓“以形补形”。猪血、鸭血为比较常见的动物血,它们富含蛋白质、锌、铁、维生素B2以及食用价值较高的三价铁等营养成分,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从而起到补血、补铁的功效。

虽然动物血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如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是不能吃动物血的,因为他们本身体内的铁含量已经超标,相反他们需要吃清除体内铁质的药物。

关于所谓“核桃补脑”,也并非跟形状有关系,更主要的是核桃中的营养素起到了作用。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约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这些对维护全身及大脑组织健康是有益的。

但是,核桃仁毕竟是富含油脂的食物,不宜过量进食。核桃仁的食用量,控制在每天5~6个、约20~30克为宜,建议不要在睡前2小时食用。

除了动物血和核桃外,还有好多“以形补形”的说法,比如“吃腰补肾”“吃脑补脑”“吃骨补骨”等。我有个朋友,涮火锅的时候就爱点猪脑吃,吃的时候还念念有词:“最近用脑过度,脑细胞死了好多,得补补。”后来我这个朋友体检的时候被查出了高胆固醇,医生建议他少吃猪脑和动物内脏。

另外,有些流传甚广的“以形补形”还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例如,被称为“腰花”的猪肾,被很多人认为是“壮阳”的食物。不少男性钟情于在烧烤时来上几串“腰子”,认为它是壮阳之宝。在吃啥补啥的想法之下,这种食物就变得受欢迎起来,并且承担起了那些它本身不具备的功能。现在就要提醒大家,吃多了“腰子”小心不育。

猪、牛、羊等的肾脏里面均含有不同数量的重金属镉,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肾脏、肝脏和生殖功能的危害,不仅会造成精子的数目减少,还可能会因镉对染色体的伤害,造成受精卵不易着床,影响受孕。

猪脑中虽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但胆固醇、脂肪含量也非常高,每克猪脑中,胆固醇含量达到2毫克,是同等量鸡蛋黄的8倍左右。

有慢性病的人不建议吃这类食物,如患有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本身就要限制胆固醇、脂肪的摄入,而肾功能不全者本身就需要限制蛋白摄入量,倘若还进食猪脑这类食物,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因此建议远离此类食物。

食用蛋白质的四个误区

蛋白质是维持和修复机体以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它不仅影响机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血红蛋白的生成等多个方面。

然而,蛋白质绝不是越多越好,蛋白粉也绝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一般脑力劳动者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为每千克体重10克,正常合理的膳食就足以满足一个人基本的蛋白质需求。

我邻居有位阿姨,孩子孝顺,给买了几罐蛋白粉,商家说了能“强身健体”“补钙壮骨”“增强免疫力”“摆脱亚健康”“最适合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于是阿姨喝粥也放一勺蛋白粉,喝奶也放一勺,恨不得炒菜都加一勺。这蛋白粉用起来真是太方便了,但是问题是这一勺又一勺,我们需要那么多蛋白吗?这蛋白粉全都能吸收吗?

首先,可以明确指出,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健康成人所需的蛋白质为每日50~70克,约合每千克体重10克,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每日进食适量的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1~2袋鲜牛奶或等量的酸奶、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和2~3两豆类制品,就足以补充健康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一罐克的蛋白粉要卖二三百块,那么如此昂贵的蛋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它是提纯了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的粉剂或上述几种蛋白组合体构成的粉剂。

有一些人是禁用蛋白粉的。包括:对蛋白粉成分过敏、胃肠功能不允许、胃功能衰竭、处于禁食状态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和高位肠瘘患者等。糖尿病患者要适当降低蛋白质的摄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降到0.6克。

一些蛋白粉的消费者或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或是受到广告的鼓动,赋予了蛋白粉太多的“超能力”,产生了一些误区。

误区1:靠蛋白粉减肥

在一些减肥爱好者中间,有一种“高蛋白减肥法”曾经流传很广。这种减肥法的核心是,只吃蛋白粉等蛋白质食物,不吃脂肪和糖类。这样的结果是,蛋白质过量,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严重缺乏。长此以往,会引发贫血和营养不良。结果很可能是减肥未果身先伤。

误区2:靠蛋白粉长个、长智力

一些家长认为蛋白粉是好东西,多吃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子、长智力。其实,孩子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蛋白粉所能提供的蛋白质,只是整体营养中的一部分。它既不能够,也不应该替代其他营养素。相反,大量进食蛋白粉,可能会对孩子稚嫩的肾脏和肝脏造成无形的、严重的负担。

误区3:靠蛋白粉增强免疫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抵抗力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机体自身的调控,适宜的能量摄入,合理而完整的营养素构成。显然,单靠蛋白粉是远远不够的。不仅不够,如果不好好吃饭而单纯依赖蛋白粉,只会使抵抗力受到损害。

误区4:靠蛋白粉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单靠蛋白质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适宜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再多的蛋白质对胎儿生长发育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会加重孕妇的内脏负荷。

选自:《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年第5期

于康

赞赏

长按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