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两江妇

NEWS

5月24日,由重庆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两江妇科肿瘤临床诊治进展论坛及第八届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进展研讨班暨重庆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重庆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专委会妇科肿瘤学组会议、西部妇科肿瘤专科联盟学术会议在山城重庆召开。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涉及妇科肿瘤前沿资讯及最新进展,为重庆市妇科肿瘤同仁交流、进一步规范妇科肿瘤诊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来自市内外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周琦教授介绍到会领导及嘉宾

▲重庆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胡丽娜教授致辞

▲医院副院长张维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学术交流环节

重庆医院妇产科胡丽娜教授分享题为《如何防范医疗事故》的主题报告。胡教授指出医患关系是一种特定又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它与整个社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交往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最佳利益向患者提供医疗。医学伦理学应以不伤害原则为底线。误诊误治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客观存在,误诊率居高不下原因在于医生的判断错误、疾病复杂性及医学的局限性。胡教授提倡“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并提出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来防范医疗事故,即人文精神的塑造、安全至上为核心、能力建设及自我修养和约束等。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周琦教授带来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全程优化管理》的精彩讲座。卵巢癌是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原因,周琦教授指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卵巢癌全面管理:从预防的角度思考,针对高风险人群如何干预;从早诊视野去研究,力争提高早期诊断率;规范行为去治疗,减少复发;研究方法去探索,力求取得新进展;从患者维度考虑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卵巢癌筛查方面指出对普通女性不推荐做常规筛查,对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的高危女性应做筛查。对于初治卵巢癌,最大程度的肿瘤减灭术至关重要,术前影像学及腹腔镜评估的可行性已成为常规,对于新辅助化疗应该选择合适的人群和时机。慎重考虑淋巴结清扫,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二次减瘤术。同时详细介绍了卵巢癌化疗方案的探索过程及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免疫治疗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医院吴小华教授分享《晚期卵巢癌R0减瘤术术前评估》的精彩讲座。吴教授指出晚期卵巢癌的手术目标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争取R0切除。术前影像学的suidan’sCT评分及腹腔镜的fagotti评分是比较重要的,但也要结合本单位及术者的手术水平,标准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系统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但只有30%的患者能实现减瘤结局;而采用盆腔超根治手术包括改良后盆腔肿瘤清除术、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切除、部分膀胱或输尿管切除和广泛肠管切除,减瘤率能达到50%;若切除上腹部侵犯脏器如膈肌、肝、脾、胰等,则能使80%的患者达到满意减瘤结局。同时介绍FUSCC晚期卵巢癌个体化评估队列研究,分享晚期卵巢癌手术病例和手术视频演示。

上海交通大医院妇科肿瘤科刘开江教授带来《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及相关问题》的精彩专题讲座。刘教授指出,目前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成为高超技巧的标志,指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指征,并对腹腔镜下低位和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关键技巧进行了手术演示。对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如何避免术中并发症,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血管损伤及乳糜漏)更为重要。

医院妇瘤科杨宏英教授就晚期卵巢癌手术治疗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杨教授指出晚期卵巢癌手术步骤不固定,需要全面探查,不留死角;先上后下,遵循无瘤原则;逢山开路,找到突破口;农村包围城市,从正常到异常。同时术者需要具备牢固的解剖学知识和有锲而不舍的信念和手术技巧。并介绍了卵巢癌手术发展历程,手术总原则等,并详细介绍了关于晚期卵巢肿瘤患者淋巴结清扫术的随机试验——LION的研究结果。她最后指出,手术仍然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化疗或靶向治疗都以手术为基础;卵巢癌的初始手术的规范性和彻底性,以及手术与化疗的合理配合至关重要;晚期卵巢癌要争取在高级别的妇科肿瘤中心进行初次的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特别重视上腹部手术,提倡多学科合作;术者需要有锲而不舍的信念和手术技巧,力争做到无肉眼残留病灶;新辅助化疗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选择性的应用于部分晚期不适合直接手术的患者。

医院妇瘤科蔡红兵教授分享《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及争议》的专题讲座。蔡红兵教授首先就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对比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腹部开放性手术对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的两项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一项为前瞻性的LACC研究,一项为回顾性研究。两项研究均指出宫颈癌微创手术较开腹手术死亡率高。在SGO韩国首尔大学SeIkKim教授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并指出中国开展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状况和手术医生习惯。蔡教授分享了临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病例。最后指出医疗活动中,肿瘤学原则是第一位的,微创与肿瘤学比较而言,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全盘否定腔镜技术,但也不能无视LACC结果,必须始终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

医院妇瘤科的黄奕教授就交界性卵巢肿瘤的诊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黄奕教授首先介绍了两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例,引出了交界性卵巢肿瘤的特点:OT是少见的卵巢肿瘤,多数为早期患者,预后相对好;术前诊断为盆腔包块,诊断靠病理,术中快速诊断率不高,治疗靠手术,化疗不敏感;手术入路可以腔镜,也可开腹,前者复发率高;最佳手术方式为全面分期手术,可以不切除淋巴结,手术可以相对保守;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但伴随复发风险的增加;复发患者多为BOT,少部分为IOC,多数仍可以仅考虑手术治疗;复发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可考虑腹腔热灌注(尤其是粘液性肿瘤),或者是血管靶向药物。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谢荣凯教授就子宫内膜癌的诊疗规范进行精彩讲座。谢教授就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术前检查和诊断、初始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随访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早期患者选择性切除淋巴结是合理的;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微创手术占主导地位,术中完整取出子宫是最基本原则。术后辅助治疗I-II期以放疗为主,III-IV期个体化治疗,单纯化疗或放疗或化疗联合放疗。对于复发、转移/MSI-H/dMMR考虑PD-1/PDL-1阻断剂,对于ER+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医院妇瘤中心主任王冬就卵巢癌遗传咨询及干预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分享。目前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主要有三种: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Lynch综合征及Peutz-Jeghers综合征,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遗传咨询是用恰当的方式向咨询对象及其家属普及肿瘤风险相关的知识,并为其选择遗传学及其他检测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其正确理解和接受检测结果的过程。对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应进行监测,30-35岁开始每6-12个月阴道超声和CA,可药物干预:口服避孕药,必要时可以手术干预,行预防性双卵巢输卵管切除术(RRSO)。并最后介绍了我们的实践:遗传咨询门诊及相关病例。最后指出加强临床医生对于遗传性妇科肿瘤知识的掌握,肿瘤遗传咨询任重道远,需要与时俱进。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李蓉为大家分享新辅助化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因为卵巢癌的疾病特点,往往发现时已是晚期。而卵巢癌手术和化疗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除分期之外,术后残留病灶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许多卵巢癌患者往往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初次手术。李蓉教授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几个著名的医疗中心的治疗经验及FIGO和NCCN指南,得出直接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可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并可用于化疗敏感的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具体治疗策略需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影像学评分,腹腔镜评分及术者能力等综合评定。

医院王丹波教授大家分享了手术的理念对于卵巢癌手术的重要性。

王丹波教授分享了重要经验:分期手术中需避免医源性种植;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需争取满意减瘤;中间细胞间灭术为了不残留耐药肿瘤细胞更需达到R0切除,否则手术不能获益;复发卵巢癌手术术前需充分评估,必须切除靶病灶,切不净不能获益;中间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复发后再次手术比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更强调彻底性。由此得出,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技术能力虽显著提高,但因放大视野不能替代满意的触觉,且腔镜穿刺口转移瘤风险增加,强调微创手术需在“等效”的前提下进行。

陆军医院邓黎教授向大家介绍Parp抑制剂这个对抗卵巢癌的新武器。为大家分享了PARPi抗肿瘤的作用机制、PARP抑制剂的研发历程,通过分析几个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对于铂敏感复发和难治性卵巢癌患者PARP-i单药治疗均有效,不仅BRCA突变患者获益,非BRCA突变患者也能获益。目前PARP-i能否替代化疗以及PARP-i联合抗血管或化疗的结果尚待研究证据。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刘禄斌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妇科手术中泌尿系损伤的经验。首先基本所有的损伤部位都在输尿管隧道部,分析损伤原因可能包括:直接损伤、热损伤及输尿管局部缺血。由此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提出相关改进措施:超声刀反向进入输尿管隧道;避免单双极应用,必要时使用血管夹避免热损伤;术中冲洗降温;留置输尿管支架;以及保留输尿管下段血供。相关技术改进,是否影响根治术的范围以及患者生存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来证实。

陆军医院郭建新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的经验。首先介绍了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的几种假说。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引起疼痛、不育、内膜异位囊肿,故治疗主要以消除病灶、缓解疼痛、促进生育和避免复发为主要目标。治疗方式以手术、药物治疗为主,手术分为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术后需注意防止感染、预防肠瘘发生、促进阴道愈合。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邹冬玲首先简要解读宫颈癌新分期的变化,并结合典型生动的病例解读了最新版的NCCN指南,强调在宫颈癌的初次治疗决策的制定及宫颈癌术后中高危因素的处理都需要规范的治疗。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唐郢因为LACC试验结果的公布指出早期宫颈癌微创手术组具有比开腹组更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较高的复发率以及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分享了自己对于腹腔镜手术中控制复发、无瘤操作的改进措施。

中医院吴令英教授给大家强调了妇科肿瘤手术中的无瘤原则。吴令英教授认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暴露好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缺乏长期疗效随访的结果,仍需健全相关治疗模式规范,吴令英教授引用临床中血淋淋的真实案例为大家诠释了无瘤原则的重要性,提醒大家慎用子宫旋切器,强调肿瘤医师需贯彻肿瘤切除需整块,完整安全取出标本的无瘤原则,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人为的肿瘤扩散和肿瘤分期上升,使微创变成巨创。术前需尽量提高诊断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病例讨论环节中,医院毛世华团队提供了一例意外发现宫颈癌的病例,通过专家的激烈讨论,总结了该病例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宫颈癌术前影像学检查及颈管搔刮术的重要性,并结合该病例复习了NCCN指南,讨论了意外发现宫颈癌的后续治疗方案。

医院吴庆蓉团队提供了一例高危型滋养细胞肿瘤的病例。专家们提出妇科医师需警惕异常阴道流血症状,并认真鉴别,避免漏诊恶性肿瘤。强调化疗在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主导地位,子宫切除手术需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在病灶穿孔出血,消除耐药病灶、减少肿瘤负荷和缩短化疗疗程中有一定作用,手术时机需在HCG控制良好的基础上进行。

医院妇科中心喻梅教授就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治常规相关知识进行了分享。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诊断时多为I期,且对化疗敏感,预后良好,规范化治疗后5年存活率>85%。俞教授指出术前评估应全面,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而有生育要求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而对儿童或青少年患者与成人手术步骤不同,对于早期患者,可在全面探查的基础上仅切除患侧卵巢。术后I期无性细胞瘤或I期/G1未成熟畸胎瘤可随访观察,任何期别的胚胎癌/卵黄囊瘤、II-IV期无性细胞瘤及I期/G2,G3II-IV期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均需化疗。对于儿童/青少年患者,IA/IB期无性细胞瘤、IA期/G1未成熟畸胎瘤及IA期胚胎癌/卵黄囊瘤术后可观察或化疗。PEP方案为一线化疗方案,化疗应力求正规、足量、及时。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妇产科令狐华教授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原则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的不常见疾病,包括癌前病变的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APSN);恶性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绒毛膜癌(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令教授介绍了葡萄胎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并介绍了葡萄胎后GTN的诊断标准、FIGO预后评分系统、分期等,对于低危、高危及超高危GTN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版FIGO指南指出,正常妊娠合并葡萄胎比葡萄胎妊娠发展为GTN风险增加近一倍,对于5-6分以及临床病理诊断为绒癌的患者,版指南进行了单独指出因其对单药化疗的失败率较高,可直接选择联合化疗。

台湾慈济医学中心朱堂元教授就排卵过劳与行经过劳的致癌机制与预防之道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朱教授指出目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排卵与经血倒流为卵巢癌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卵巢上皮癌化的二元模式认为高级别浆液性癌绝大多数源自输卵管,几乎全部都有TP53基因突变。研究假说认为排卵滤泡液中有高量的致癌物质导致前来接卵的输卵管伞癌化,在输卵管上皮内癌化后转移致卵巢、腹膜形成晚期高浆癌。而经血倒流在腹腔液留下血红蛋白消耗掉过多的ROS使输卵管上皮躲过凋亡,累积DNA断裂突变。最后朱教授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卵癌元凶在排卵,多生多育莫太晚;排卵过劳何时了,防癌要靠避孕药;高危卵癌免手术,化学预防孕激素;妇科手术加五分,切除双管护一生。

END

文字丨王晶李林

图片丨熊志翔

编辑丨阳杭玲

审核丨程风敏

妇科肿瘤中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方法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