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尿道扩张球囊导管英文名称:UrethralDilationBalloonCatheter
尿道扩张球囊导管由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导管和导管座)、开关、内部鞘管和导丝(根据套装不同)组成,套装内包括一个10毫升中头式锁定接头注射器。材料:球囊:聚乙烯;导管:聚乙烯和不锈钢(UDBS-、UDBS--FF),聚氨酯和聚烯烃(UDBS--OW);导管座:尼龙6(UDBS-、UDBS--FF),聚碳酸酯(UDBS--OW);内部鞘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开关:聚碳酸酯和高密度聚乙烯;导丝:含PTFE涂层的不锈钢;注射器:筒身:聚丙烯;活塞:无乳胶弹性体。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使用。
尿道扩张球囊导管设计用于男性或女性尿道狭窄的扩张。
YZB/USA-《尿道扩张球囊导管》
国食药监械(进)字第号
从微创到无创的医学跨越——医院成功开展全市首例经尿道棒状球囊前列腺扩张术11月29日上午,全市首例经尿道棒状球囊前列腺扩裂术在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实现了前列腺手术从微创到无创的巨大跨越,使此类患者得到了更为人性化的技术服务。
前列腺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成熟应用,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治疗中,部分老年患者因生理构造、病理变化的不同,即使是微小的创伤也无法承受,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长期处于憋尿、疼痛、频繁起夜的疾病折磨之中。
为了在这一治疗空白区取得突破,让此类患者解除病痛。潍坊医院将经尿道棒状球囊前列腺扩张术引入临床。近日,该院泌尿外一科在全市率先实施该项手术,经过短短的15分钟,即完成治疗,帮助患有排尿困难的66岁老人解除病痛。该技术以球囊代替激光、电切等微创治疗方式,实现了从微创到无创的巨大跨越。
据医院泌尿外科毕文华副主任介绍:这次手术的张大爷排尿困难2年多,本来已经鼓足勇气准备手术治疗,但突如其来的脑出血让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成为奢望。该技术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前列腺切除的患者是理想选择,有效填补了脑梗塞、高龄、体弱患者无法彻底治愈前列腺增生的空白。
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处理尿道狭窄的临床体会周毅1,李恭会2,阎家骏1,沈翀1,唐桂良1,徐刚1(1.医院/医院泌尿外科,浙江绍兴;2.浙江大学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在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尿道狭窄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置入斑马导丝通过尿道狭窄段进入膀胱,退镜后沿导丝置入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从F8开始依次扩张至F14~F16。再沿导丝置入输尿管镜并通过扩张后的尿道狭窄段观察狭窄段长度及估计狭窄段离尿道外口的距离及有无偏离正道,观察完毕后退镜。F24球囊扩张导管沿导丝置入到达尿道狭窄段,并再次置入输尿管镜观察并调整球囊位置后固定球囊扩张导管,加压扩张后再用金属尿道扩张器扩张尿道。留置F18~F22导尿管8周后拔除并复查尿流率,拔管3个月再次复查尿流率。结果:4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8周时拔除尿管复查最大尿流率(Qmax)为13.3~29.9(17.7±3.2)ml/s,3个月后复查Qmax为15.2~30.8(19.8±3.9)ml/s,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排尿良好。结论: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高压球囊扩张导管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并可重复操作。尿道狭窄;输尿管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导管;输尿管镜;尿道扩张术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较棘手的难题之一,以往发病原因多以外伤性为主,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膀胱肿瘤术后局部化疗药物对尿道的损伤,致使医源性尿道狭窄发生率不断上升。尿道狭窄手术复杂,方法多样,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及经济带来极大负担。随着泌尿外科手术方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为尿道狭窄治疗提供了更多微创、有效的选择。我们自年10月至年6月采用经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高压球囊扩张导管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2~76岁(平均46.6岁),病程6~65个月(平均25.3个月)。狭窄原因:尿道外伤18例(骑跨伤12例,骨盆骨折6例),手术并发症19例(前列腺电切术后12例、前列腺摘除术后4例、尿道结石术后3例),尿道感染后狭窄5例,放疗后尿道狭窄3例。所有病例均经逆行尿道造影和/或排泄性尿道造影确诊。尿道造影示单纯性前尿道狭窄21例,球部尿道狭窄15例,后尿道狭窄9例。42例病例尿道造影未见尿道完全闭锁,3例合并尿道闭锁,但闭锁段长度均不超过0.5cm,其中1例为前尿道闭锁,2例为后尿道闭锁。尿道狭窄段长度0.5~2.0cm,平均0.9cm,其中狭窄段长度0.5cm15例,0.5cm≤狭窄段1.0cm20例,1.0cm≤狭窄段1.5cm6例,1.5cm≤狭窄段2.0cm4例。其中有5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所有患者均有排尿明显费力,尿线变细,尿滴沥,尿不尽等症状。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为2.5~9.1(5.6±1.4)ml/s,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ml。1.2手术器材所用的腔镜为德国WolfF6.0、F8.0硬性输尿管镜,引导导丝为美国库克(Cook)公司生产的斑马导丝,扩张导管为美国库克(Cook)公司生产的输尿管扩张导管(F8~F18),球囊扩张器为美国巴德(Bard)公司生产的输尿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1.3手术方法术前行常规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予广谱敏感抗菌素应用1周左右。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输尿管镜直视下经尿道进镜至狭窄部位,将斑马导丝通过狭窄段置入膀胱内,退镜后沿导丝置入输尿管扩张导管进入膀胱,可从F8开始循序扩张狭窄尿道,依次扩张至F14~F16,再沿导丝置入输尿管镜并通过扩张后的尿道狭窄段,观察狭窄段长度及估计狭窄离尿道外口的距离及扩张有无偏离正道,观察完毕留置导丝后退镜,F24球囊扩张导管沿导丝置入到达尿道狭窄段,并再次从尿道外口置入输尿管镜观察并调整球囊扩张导管球囊中段位于狭窄段后退出输尿管镜,由助手伸直固定阴茎及球囊导管,术者向球囊内注水达到球囊额定压力,扩张持续时间5~10min,期间若压力下降可适当加压。扩张后再置入输尿管镜观察扩张效果,并用金属尿道扩张器继续保留扩张尿道至F28~F30,术后留置F18~F22导尿管8周。术后1周内静脉应用敏感抗菌素,1周后改口服抗菌素3~4周,术后8周时拔除导尿管。拔管时并复查尿流率,拔管3个月后(术后20周时)再次复查Qmax并分别与术前Qmax进行比较。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4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5~65min,平均35min,术中失血5~20ml,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前有良好阴茎勃起者,术后性功能正常;术前勃起功能障碍者,术后亦无改善。拔除留置尿管后均可自行排尿,拔除尿管后即时(术后8周时)、拔管3个月后(术后20周时)分别评估尿流率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及平均尿流率均优于术前,见表1。术后8周拔除尿管时复查最大尿流率Qmax为13.3~29.9ml/s,术后20周时复查最大尿流率Qmax为15.2~30.8ml/s,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排尿良好,6个月后复查B超膀胱残余尿量降至0~50ml。有6例患者术后1年内曾出现尿线变细、尿流率下降等表现,予门诊尿道扩张数次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复查Qmax稳定且大于15ml/s,未行再次手术。
3讨论
尿道狭窄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原因除了外伤如骨盆骨折、骑跨伤、尿道反复炎症外,腔镜手术操作不正规所带来的医源性尿道狭窄发生率不断上升。Fenton等[1]研究报道36.5%的医源性尿道狭窄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有关。国内一组报道表明前列腺腔内手术后所致尿道狭窄、尿道外口狭窄率占43.8%,前尿道占40.6%,前列腺部尿道占15.6%[2]。尿道狭窄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尿道内支架以及尿道修复重建手术等,但是每一位泌尿外科医生都应该有个体化治疗的理念[3],根据尿道狭窄的病因学,狭窄部位、长度以及尿道黏膜纤维化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4]。尿道狭窄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经尿道切开或切除狭窄段的瘢痕组织,或经会阴部切口切除尿道瘢痕组织,作尿道端端吻合术,但开放性手术创伤比较大,可能会导致术后的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再次狭窄等。目前最简单也是最早采取的治疗方法即是单纯尿道扩张,但因为尿道扩张无法在直视下进行,有时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过多、尿外渗、直肠损伤甚至直肠瘘、尿道穿孔假道等[5]。自年Scahse首先报道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手术以来,冷刀内切开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操作技术日趋完善[6]。然而对于前尿道全长狭窄、闭锁长度2cm及狭窄段长度4cm等情况被认为是尿道内切开的相对禁忌证[7]。且根据文献报道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冷刀内切开多只能定点切开部分尿道瘢痕组织,无法行°环状切开扩张,且前尿道12点钟方向及后尿道6点钟方向若切开过深有损伤阴茎海绵体及直肠的风险,同时尿道内切开术中出血较多易造成视野不清,无法精确定位切开,且术后尿道再狭窄率偏高,仍需间歇或持续尿道扩张,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腔内泌尿外科设备和器械不断创新,像筋膜扩张器、输尿管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器、钬激光等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器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各个领域。在尿道狭窄的治疗方面,国内韩聪祥等[8]、王文敏等[9]研究了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方面的疗效。马莲茹等[10]观察球囊扩张治疗35例尿道狭窄及近期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认为其是一种安全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但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由于巴德(Bard)公司的输尿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球囊周径较粗,往往无法直接进入或通过尿道狭窄段从而导致扩张失败。采取先用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尿道狭窄段后为输尿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拓展了空间使得输尿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能较顺利通过尿道狭窄段的方法,并取得较满意效果。笔者认为此种方法有以下几点优势:①输尿管扩张导管的质地较传统腔内扩张采用的筋膜扩张器更为柔软,可弯曲性更大且操作长度更长,用其进行尿道扩张较易通过位于耻骨下弯的球、膜部尿道,相对安全;同时输尿管扩张导管周径由远至近渐进性增粗,故扩张尿道时具有相对连续性,而不是跳跃式扩张,对狭窄段尿道的扩张后损伤相对较小,并发尿道周围炎的几率减少,有利于术后修复,降低了再次瘢痕大量增生的几率。②应用球囊导管扩张使狭窄部纤维瘢痕较均匀断裂,呈现°环状扩张,从而使得狭窄段内径增大,且球囊扩张过程中,尿道压力逐渐增加、扩张缓慢、轻柔,避免血管由于暴力挤压出血,具有扩张一次成型的优点。加之球囊光滑可避免正常尿道黏膜损伤。③采用斑马导丝引导,输尿管镜直视下操作,是因为输尿管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导管均可循斑马导丝直视下进入狭窄段,位置确切、安全,避免假道形成危险,可显著降低医源性损伤;同时经输尿管镜直视下操作免除了术中通过向球囊内注入造影剂后放射透视造影来调整球囊在狭窄段的位置,减少了对医生及患者的放射性损害。④球囊扩张后再用金属尿道扩张器进一步扩张,由于此时尿道狭窄段已达到正常尿道管径,再用较粗的金属尿道扩张器进行扩张不会有引起尿道穿孔、假道之风险,而金属尿道扩张器又能进一步增粗尿道内径,增加扩张效果,两者相得益彰。⑤操作可重复性:再次狭窄的患者可以考虑再次以同样方法微创治疗。在治疗中,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笔者还有以下经验体会:①病例的选择:球囊扩张成功的关键是球囊导管能否通过狭窄段[11],因此患者的选择对球囊扩张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尿道狭窄患者因为有导丝引导,导管扩张后球囊往往能顺利通过尿道狭窄段。而尿道闭锁者由于确定尿道正道较困难,因此使球囊扩张导管准确位于尿道闭锁段正道内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闭锁长度较短者,笔者结合文献报道同时根据临床实践,采用从尿道外口及膀胱造瘘口各置入输尿管镜或膀胱软镜分别观察闭锁段远近端,在双镜监视下,提高经膀胱造瘘顺行插入的膀胱软镜或输尿管镜光源亮度,同时间断性关闭或者调低逆行插入的输尿管镜光源亮度形成“透视”效应,在透视光引导下于透光最亮处(提示闭锁最薄处)用斑马导丝的硬头端适当用力向尿道近端穿刺,在尿道闭锁近端处内镜监视下确认导丝到达闭锁段近端正常尿道腔。予顺行置入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尿道后再行球囊扩张取得成功。笔者也曾尝试对尿道较长段闭锁、多段狭窄患者采用上述操作,但因斑马导丝无法完全通过尿道梗阻段导致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时偏离正确的尿道管腔无法再进一步行球囊扩张从而致使扩张失败。因此,对于尿道较长段完全闭锁的患者,多段狭窄的及其他复杂的尿道狭窄患者,不宜采用此种治疗方法。②球囊的中心位置是否在狭窄段,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术中确认球囊的位置、助手能否固定好球囊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沿导丝置入球囊扩张导管后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调整球囊中段位于狭窄段后退出输尿管镜,由助手伸直固定阴茎及球囊导管以确保球囊不移位的方法,效果较满意。若直视下调整球囊位置实在困难也可向球囊内注射适当稀释的造影剂行术中透视确认球囊的位置。③为了提高手术效果,手术前应该仔细了解尿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因此术前详细造影、准确阅片对于了解狭窄部位、长度显得尤为重要,若逆行尿道造影显影不满意,必要时可同时结合膀胱造瘘注射造影剂行正向排泄性尿道造影确定尿道狭窄部位及长度。④术后留置导尿管不宜过粗,根据应向军[12]报道,留置导尿管过粗,有压迫黏膜、影响血供、引起水肿,延迟创面上皮化,同时尿道内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感染引起炎性狭窄的可能。术中根据扩张后尿道管腔大小,可选择放置F18~F22导尿管。同时留置时间不宜过短,因一般理论认为术后尿道上皮修复一般约需3周,尿道黏膜上皮爬行生长1圈约需6周时间。故本组病例术后一般保留导尿管8周,必要时每2~4周更换导尿管1次,以达到持续扩张的目的,避免狭窄段弹性回缩引起再狭窄[13]。而严格尿道外口护理消毒,预防逆行感染,术前、术后使用一定时间的广谱抗菌素,最好根据尿道分泌物及尿培养指导用药,必要时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14],从而减少瘢痕形成,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以减少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几率,提高手术效果。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病例,经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扩张导管联合高压球囊扩张导管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并可重复操作。患者易于接受,为该病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远期效果有待病例的增加及进一步随访观察验证。
输尿管镜下2微米激光联合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的应用体会(附22例报告)输尿管镜下2微米激光联合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的应用体会(附22例报告)
金光虎,夏海波,包国昌,高志明
医院泌尿外科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镜下2微米激光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复发性尿道狭窄22例,采用F6输尿管镜下2微米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汽化切除复发的尿道瘢痕组织,并应用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扩张尿道狭窄段,观察术后疗效。
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85min,平均47min,术后4~6周拔除尿管均能即刻排尿,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6~18个月,其中20例行规律扩尿道后维持正常排尿,仅2例尿道扩张失败后行尿道狭窄段切除术。
结论:输尿镜下2微米激光联合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男性复发性尿道狭窄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作为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手段,但其远期疗效仍需大量循证医学来证明。
关键词:2微米激光,输尿管镜,复发性尿道狭窄,球囊扩张导管
医院第八届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及球囊扩张研讨班圆满完成由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东南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及球囊扩张研讨班于年5月10日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十余位泌尿外科同仁参加了本次学习班。
开幕式
本次学习班开幕式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朱伟东教授主持。陈明副院长代表医院致欢迎辞,医院泌尿外科同仁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医院泌尿外科发展历史,分享了自身在选择输尿管镜方面的心得。
陈明副院长致欢迎辞
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由陈明副院长领衔,我科资深泌尿外科专家朱伟东教授、柳靖主任、沙国柱主任,“新生代专家”吴剑平主任、杨瑜主任、姜华主任、刘宁博士、张光远博士、孙超博士、张力杰博士联手,为同仁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本次学习班围绕钬激光应用风险控制、肾结石评分系统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网篮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超声基础知识参数调节及经皮肾超声技术应用技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代谢评估和复发预防、球囊扩张在泌尿系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骶神经调节在下尿路症状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分享了手术技巧,并就疑难问题展开了讨论。
钬激光应用风险控制及P摩西简介——朱伟东主任
肾结石评分系统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杨瑜主任
网篮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吴剑平主任
超声基础知识参数调节及经皮肾超声技术应用技巧——姜华主任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代谢评估和复发预防——张光远博士
球囊扩张在泌尿系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孙超博士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张力杰博士
骶神经调节在下尿路症状中的应用——刘宁博士
现场观摩
模拟训练
随后,学习班成员分批、轮流进入泌尿外科手术室现场观摩学习陈明教授和朱伟东教授、柳靖主任、沙国柱主任、吴剑平主任、杨瑜主任、姜华主任等专家进行手术演示和进入培训室进行电子输尿管软镜、经皮肾穿刺体外模拟训练。本次手术演示共完成了16台手术,1台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5台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台EMSIV代,3台EMSV代球囊扩张建立通道,1台摩西激光);2台尿道狭窄球囊;1台输尿管狭窄球囊;3台软镜(2台摩西激光,1台科医人激光);1台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EMSV代);1台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1台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台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专家在手术过程中就不同特点的结石手术技巧和方式为学习班成员进行了现场讲解和答疑。
姜华主任自制经皮肾穿刺模拟器
杨瑜主任手把手经皮肾穿刺教学
姜华主任手把手经皮肾穿刺教学
杨瑜主任指导体外模拟训练
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者:陈明、沙国柱)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术者:朱伟东、孙超)
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者:杨瑜、孙超)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者:柳靖、姜华)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者:吴剑平、王奕铎)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者:杨瑜、王奕铎)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者:姜华、李涛)
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术者:刘宁、卢凯)
医师
今天真是受益匪浅,意犹未尽,以后还会继续举办吗?
当然会啊!
中大泌外
此类小班式、手把手的、手术室现场观摩的学习班将循环开班,每届都会安排不同的相关理论知识课程。
为期一天的“第八届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及球囊扩张研讨班”圆满完成,学习班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手术交流,展示了结石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位同道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将一如继往的互相支持和交流,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学术和临床技术的进步,谋求共同发展,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期待再次相聚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东南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陈明教授携全科医护人员衷心感谢前来参会嘉宾、同道的大力支持!
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编者按
日前,我们收到来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结石专业组钟量博士的一例输尿管重度狭窄直视下输尿管球囊扩张术的投稿。钟量博士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孙杰主任指导下,采取英诺伟MN输尿管镜镜下球囊实施扩张3分钟,整个手术仅耗时13分钟就完成了,现将手术视频分享给大家,供同道学习、参考。
王欣
患者资料手术视频分享嘉宾先进的技术是打开疾病枷锁的万能钥匙: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成功解决老郭尿道狭窄问题近日,尉氏县的老郭又来到了医院泌尿外科复诊,听完老郭高兴的讲述术后的良好效果,主治医生徐国良感到既欣慰又感慨……至今老郭就诊的那些细节还历历在目!
老郭是个中年男人,2年前的那场车祸导致了严重的颅脑损伤,巨额的医药费和复杂的手术治疗挽回了他的一条性命,可是手术后长期的留置尿管,却让他出现了尿道狭窄的问题。看着每天因为排尿困难而痛苦万分的老郭,妻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结发的夫妻情意让妻子卖掉了家里的最后几袋粮食,为老郭凑齐了医疗费,慕名来到医院泌尿外科。
经过客观详实的检查,主治医生徐国良为老郭做出了明确的诊断:前尿道狭窄。并且病情不容乐观。目前严重的尿道狭窄引起下尿路梗阻,最终导致他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经过科室会诊讨论,一致认为诊断明确,具备手术指征。可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老郭和妻子却犯了难,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内镜微创的手术方式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一边是刻不容缓的病情,一边是不容有失、孤注一掷的就医心理,让老郭的妻子掉了无数次的眼泪,最终她执意要求徐国良医生为丈夫实施开放手术,因为她天真的认为,开放手术一定能彻底治愈这种病。
面对老郭妻子期盼而执着的眼光,徐国良却说服家属放弃开放手术的想法,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在老郭妻子签署手术同意书的那一刹那,徐国良有了一丝不安,毕竟是自己主动向患者和家属推荐了这种手术方式,如果效果不好,后果可想而知啊!可是转念间,徐国良又坚定了下来,因为他已经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文献和临床研究成果,针对老郭的病情,这种手术方式在兼顾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是最佳选择。
在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卜宏民、副主任医师车新平的指导下,手术过程完全按照计划成功实施,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回顾老郭的诊治过程,徐国良这样说:面对疑惑、无助的病患,我们医生首先要为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且科学的评估病情,病患由于医疗知识的缺乏,对于疾病的认识无法做到理性、客观。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医生,应该主动告诉他们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客观的告知相关的手术风险、预后及并发症的处理。一味把选择的难题推给患者,看似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其实是不负责任。作为公众健康的守护者,我们追求更高的手术技巧,我们渴望最新的装备手段,我们紧跟疾病诊疗的国际前沿,因为“先进的技术,永远是打开疾病枷锁的万能钥匙”!
据徐国良介绍,“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是利用特制的球囊扩张器连接高压注射器,在导丝引导下经尿道逆行置入狭窄段,充气后达到均匀扩张狭窄段的目的,尤其适合于膜状狭窄或狭窄段<1cm的尿道狭窄,术中还可以配合激光治疗。对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对比内镜下尿道电切和冷刀切开手术有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等优势,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尿道狭窄的先进技术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