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张阿姨罹患乙状结肠-直肠癌至今已3年余,期间行根治性手术两次,因合并肠梗阻行造瘘术一次,化疗多个周期,目前因病情进展再次继发恶性肠梗阻。
长期患病使得张阿姨的体质消耗很大,极度消瘦,再次出现肠梗阻后导致的恶心、呕吐、腹痛症状使得本已很糟糕的生活质量雪上加霜,也将张阿姨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一点一点吞噬殆尽。
由于张阿姨年事已高,又历经了两次根治性手术,既往肠梗阻后虽已行造瘘术,可最后还是并发了梗阻,出于对再次行外科手术治疗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及潜在副作用的顾虑,张阿姨本人及家属均对外科干预相当抵触。主管医生也曾遵照家属意愿给予了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内科支持治疗,但遗憾的是效果不佳,恶心、呕吐、腹痛症状仍反复发作,使得张阿姨一家每天都痛苦不堪,忧心忡忡。
张阿姨的家人不忍心看老人家遭罪,科室经过讨论,决定对患者施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并得到了张阿姨本人和家属的同意。11月8日,张阿姨在DSA引导下实施了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手术历经30分钟,过程顺利。术后不到5分钟,即从肠梗阻导管引流端口负压引流出约ml肠内容物,患者自诉腹胀、腹痛感已有减轻。
张阿姨手术后腹胀、腹痛、恶心症状迅速缓解,术后当天上述症状已经全部消失。术后第3天,肠梗阻导管已进入2.4米有余,引流气液量达ml左右。复查腹部立位平片显示小肠积液、积气消失,气液平面消失,肠梗阻终于解除。
什么是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intestinaltube/longtube)。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性治疗,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
相对于胃管只能吸引胃内积存液体和胃液而言,使用肠梗阻导管可插入肠内,对咽下的空气、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等进行直接吸引,从而达到积极排除梗阻的目的。
供稿:内六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