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练磊医生
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部包块
肠梗阻、发热
关节痛、皮肤红斑、眼虹膜炎、口腔溃疡
大便会从腹壁、膀胱、阴道里出来
……
如此奇奇怪怪、千差万别的临床表现,究竟是什么病呢?
这就是消化科的头号怪病——克罗恩病(CD)。此病在年才由美国外科医生克罗恩进行系统描述,年才被正式命名为“克罗恩病”,可以说是个“新病种”。
1 反复发作的肛周脓肿
小李在肛周脓肿手术后才被查出CD。早在年3月份,小李因为肛周脓肿而住院开刀,出院后伤口一直就长不好,不得不又开了一次。几天后出现频繁腹泻,当时体重只有90斤左右,后来病情逐渐得以控制,伤口也变小了,但就是腹痛,一天痛一两次。医生怀疑是CD,于是9月4日做了肠镜,肠镜发现,肠道里有跳跃式鹅卵石样不规则黏膜隆起,表面糜烂,一碰就出血。此时,小李终于被确诊为CD。临床上,对于复发部位与原病灶部位不一致、伴有消瘦、胃肠道症状的时候,应该考虑CD的可能性。
2 阑尾炎术后肠瘘
CD起初发病一般在消化道,常常与其他肠道疾病有相似之处,有时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极为相似,都可以出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等,而急性阑尾炎又是相对常见急症病例。倘若将CD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做了阑尾切除术,术后就会发生肠瘘。临床上如患者有消瘦、胃肠道症状的时候,应该考虑CD的可能性。
3 肛瘘挂线术后失禁
以肛周病变为首发临床表现的CD诊断可能较为困难,甚至易被忽略。如同时出现多种肛周病变,如非正中线部位的肛裂、溃疡空洞、肛管狭窄等,临床上应考虑CD。对于内口位于齿状线以上、多个瘘管外口、外口距肛缘3cm、瘘管宽大等等情况,应该考虑CD合并肛瘘的可能性。一旦忽视了可能存在CD的情况,按照常规疗法,对肛瘘进行切割挂线治疗,就很容易造成肛门失禁。
4 问题多多的储袋
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在临床上表现可以非常相似,有时候难以鉴别,因此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一旦将CD误诊为UC,做了储袋手术(IPAA)后,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储袋阴道瘘,最后还不得不切除储袋,做永久性造口。
结语
目前还没有诊断CD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多数都是先排除其他疾病,然后在大便培养、内镜检查、组织活检等辅助检查之后,综合分析才能下一个诊断。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CD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有时候难以避免临床误诊、漏诊。但要提高对CD认识,避免踩雷。
提示CD的线索:消瘦、慢性腹痛、腹泻、瘘管内口外口位置不典型、非中线部位的肛裂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