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尿中发现灵芝孢子辅助诊断膀胱

作者:医院实验诊断科濮莹晔吴康周正宇

某天下午一中年男性患者来检验科化验尿常规,该患者尿液浑浊,像往常一样,放上机器做尿常规及沉渣,翻阅尿沉渣图像时,发现棕黄色,一端钝圆一端略尖的物质疑似肝吸虫,随后涂片观察。

该物质与红细胞大小差不多,明显小于肝吸虫卵,也是瓜子形,细胞壁呈双层结构,但体内无毛蚴,基本判断为灵芝孢子。

灵芝孢子与肝吸虫形态鉴别

图片

种类

灵芝孢子

肝吸虫卵

大小(μm)

(9~16)*(6~7)

(27~35)*(12~20)

形态

芝麻状

芝麻状

卵盖

肩峰

小棘

毛虫蚴

近几年里,肿瘤、乙型肝炎等患者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开始服用灵芝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破壁的灵芝孢子,未经粉碎破裂的灵芝孢子不易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显微镜下观察形似芝麻。

为何仅在粪便标本中出现的灵芝孢子会在尿液标本中会出现?

排除污染:有些病人会直接从马桶或者留过大便的便盆中收集尿液送检,这些都可能导致粪便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在尿液中出现灵芝孢子。联系病人询问,病人自述尿液是直接用干净尿杯接取的。保险起见,向病人重申留样要求并让病人重新留取一次样本检验。重验结果与之前相同,排除采样污染可能。

提示疾病:排除污染后可以判断尿液可能是在体内与粪便混合,推测这是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交通所致。在仔细查看病人电子病历后,发现患者因出现大便不解,阵发性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就诊,被诊断为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多次放疗、肿瘤灶化疗。综上,推测患者有患有膀胱肠瘘的可能性。膀胱肠瘘发生率较低,但多发于55~65岁的男性,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肿瘤性、炎症性和其它5大类,前三位的病因依次为肠道憩室炎、恶性肿瘤(肠道肿瘤为主)、克罗恩病,另外也可继发于手术创伤、放疗等情况。此病人患有直肠癌,且经多次放、化疗,进一步高度怀疑其患有膀胱肠瘘。

建议临床:本案例在尿液中查见灵芝孢子提示患者有可能患有膀胱肠瘘,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CT或膀胱镜。

后续追踪: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膀胱直肠瘘。

按常理出现在粪便标本中的灵芝孢子,却无意间在尿液中发现,出现少见情况,应充分结合临床病史资料详细分析,重视与临床沟通,考虑其出现原因及来源,并与相似形态细胞进行区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检验,更是具有帮助临床诊断重要作用的岗位。扎实的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以及临床知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苍忠齐,江宾,贾淑静,李金磊,刘爱忠.9例粪便中灵芝孢子的形态观察[J].吉林医学,,30(3):.

[2]荆翌峰,夏术阶,孙宏斌,张铁宁.膀胱肠瘘诊断治疗12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7(10):-.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
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