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看到这封信。
她是安徽大学的女生姚孝莹同学,今年研三。如果不出意外,不久之后,她就将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
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倒也和睦温馨。对她而言,最美好的生活,就是中秋佳节,妈妈在做早饭,爸爸在刷牙,而我一觉醒来,仿佛还在六年级的暑假。月圆,人团圆。
因为身材高挑性格又温和,同学和朋友们,都喜欢管她叫“大姚”。
就和我们一样,她也喜欢在微博上记录一些心情,文字细腻温暖。
她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她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她富有同情心,在今年4月,合肥爸爸扮马救子的事情传开后,她曾悄悄联系上最先报道的晚报君,希望提供帮助。并在自己微博上替他们转发。
她是新闻专业的研究生,也热爱这个的专业,也有自己的新闻理想。
她曾想成为一名记者,希望媒体能让社会变得更好,不让好人伤心。
熟悉的同学说,她是学霸一枚,但并不是只会死读课本那种。
她就是我们安徽的姑娘,用大学室友的话说——“三观很正”↓
就同我们一样,她觉得那些保家卫国的老兵们,是身边最可爱的人。
同很多小姑娘一样,她善良又细腻,会为一篇介绍失独家庭的报道而悲伤。
她还是个喜欢读书的文艺女青年,捧起一本书,她会觉得仿佛找到了自己。
从本科到硕士,她在安徽大学读了七年书,自称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里。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她必须用大量时间精力完成论文。
作为毕业生,她也早早参与了各种实习,为了以后打基础。今年以来,她已经在安徽新闻出版学院教一些公共课程,因为言语可亲,教学认真,挺受学生们的欢迎。
她也很热爱这份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她可能以后会是个好老师。
和我们一样,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安徽大学女生,
和我们一样,她曾经拥有温暖的家庭,爱她的家人。
但和我们不一样的是……
她现在,是一个悲伤而无助的女儿。
这世间,最绝望的事情——
莫过于看着至亲陷入痛苦却爱莫能助。
以下节选自大姚的微博,这是一封正在加急传递的求救信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11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点。
接到了妈妈的一个“今天能不能回家一趟?你爸肠梗阻犯了,要动手术。”
我赶忙买了下午回家的火车票,准备在手术之前给我爸一些支持。殊不知,这个电话,竟是一切噩梦的开始。
医院,我妈说情况比较急,当晚就要手术。医院的信任,我们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然后就开始了我人生中最漫长的等待。两个多小时过去后,手术室喊我们家属过去,跟我说:“你父亲的病情比较复杂,建议切除小肠,最终大概剩40公分。”40公分什么概念?正常人的小肠是4-6米!
我问医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了吗?”
“没有,刚才我们主任都过来看了,粘连得太严重,实在是无法分离,没有其他办法。”
“医院呢?”
“医院也只能这么处理。”
”一想到我爸以及我们全家以后可能面临的生活,我和我妈都心如刀割,但此时我爸还躺在手术台上,没有过多时间容我们考虑,只能选择在切除同意书上签字。我们就这样医院!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术后我爸几乎每天都在忍受折磨,病情仍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愈发严重。距离手术已经24天后,我爸从术前的单纯肠梗阻发展成为肠梗阻+肠瘘+短肠综合征!
医生也终于坦白:“你父亲的病情比较复杂,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水平也有限,现在看来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已经医院的信任,也没有更多时间去痛苦,全家的亲戚朋友连夜联医院(全医院),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8号,由救护车送往南京。
到达南京之后,我爸被紧急送往抢救室,并且下达病危通知书。医生找我们谈话。第一句话就是“你爸的肠子太短了!你们当时怎么会同意手术?!”
“在当时的情况下,哪怕是把腹腔关上再送过来,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直到这时,我的情绪已经全面崩溃,我只恨自己!为什么会同意他们切除小肠?为什么不立即把我爸送到南京接受更好的治疗?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在南京,单单是住院费押金就要10万!对于我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而言,10万几乎一个家庭三年的纯收入!
到今天,我爸只能靠静脉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后续的治疗费用仍是未知数,而我和我的家庭已经再无力气去承担这些无奈和痛苦……
在父亲病情恶化送往南京前,大姚一直对亲朋好友隐瞒了自己的事情。知道现在这份变故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如今,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她拜托合肥晚报,自己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只要能救回爸爸。也希望得到愿意帮助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将来偿还。
自从她的困难被同学们知道后,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已经用了各种方法,希望给她最大的援助。
如果你可以援助她的父亲,或者为她提供医疗方面的法律咨询,请联系安徽大学新闻院学生会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