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肠瘘 >> 肠瘘诊断 >> 血气分析详解

血气分析详解

血气分析从早年还在上学时的病理生理课就开始学习,到后来的内科和外科的临床课程的反复强调,直到进入临床工作后大量接触,不折不扣的一项临床基本技能。

外科作为手术科室,相比内科而言病人较「单纯」(指的是病情),多数病人生命体征比较平稳,一般状况较好,但并不意味着不和血气分析打交道。相反,因为术后病情瞬息万变,必要的血气分析,能及早发现病人的变化,及时处理,保证术后平稳恢复。

同时由于高龄、带有内科多系统合并症(比如冠心病、慢阻肺、肾功能不全等)的病人越来越多,了解这些病人术前的基础氧合和代谢状态,对于完善术前准备、评估手术风险,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哪些结果

酸碱平衡的指标:pH(酸碱度)、PaCO2(二氧化碳分压)、HCO3(碳酸氢根)、TCO2(总二氧化碳)、BE(碱剩余);

电解质:K+、Na+、Cl-、Ca2+;

氧合指标:PaO2(氧分压)、SaO2(氧饱和度);

其他:Lac(乳酸)、Glu(血糖)、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

二、出来结果该怎么看

1.首先,要熟记常见指标的正常值。

pH:7.35-7.45;PaCO2:35-45mmHg;PaO2:80-mmHg;

HCO3-:22-27mmol/L;BE:-3~+3mmol/L;SaO2:95~%

2.然后,判断所检测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对于一个不存在明显缺氧、休克情况的患者,出现PaO2不足60mmHg,SaO2低于80%的情况,就要怀疑是不是抽到静脉血了;

如果对自己的穿刺技术非常自信,最简单的验(打)证(脸)方法,是让病人带上监护仪的指脉氧看看,如果指脉氧的SaO2是96%还高高的,那就乖乖的再找个搏动明显的地方再穿一针吧。

3.再然后就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异常了。

(1)看氧合状态

PaO2低于60mmHg定义为呼吸衰竭。若PaCO2正常或下降则为Ⅰ型呼衰,若PaCO2大于50mmHg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则为Ⅱ型呼衰。SaO2低于94%则提示缺氧。

(2)根据pH值看酸碱失衡

pH7.35ph=""7.45表示碱中毒;pH在7.35~7.45表示正常,也可能是代偿状态,也可能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3)判断原发酸碱失衡类型

主要是看PaCO2(呼吸因素)、HCO3ˉ(代谢因素)与pH值的变化方向。谁与pH的变化方向相同,谁就是原发因素。

在酸中毒(pH7.35)情况下,如果PaCO2升高,表示为原发性呼酸;如果HCO3ˉ降低,表示为原发性代酸。

在碱中毒(pH7.45)情况下,如果PaCO2降低,表示为原发性呼碱;如果HCO3ˉ升高,表示为原发性代碱。

但对于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情况,比如同时存在PaCO2升高和HCO3ˉ降低的酸中毒,或者同时存在PaCO2降低和HCO3ˉ升高的碱中毒,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原发失衡。

如果存在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慢阻肺、呼吸衰竭等因素,则考虑为呼吸为原发因素;

如存在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感染、大量利尿剂应用、胃肠减压、肝肾功能不全等,则考虑代谢为原发因素。

(4)判断是否存在代偿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如果检测结果中PaCO2和HCO3ˉ和变化方向相同,则表示为另一因素为代偿改变。比如呼酸(pH7.35,PaCO2升高)情况下,HCO3ˉ升高,表示为代偿。

但如果PaCO2和HCO3ˉ的变化方向相反,则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同样比如呼酸(pH7.35,PaCO2升高)情况下,HCO3ˉ降低,表示合并代酸。

听起来很混乱?那就一图以敝之:

当然还有更为复杂的多重酸碱失衡,这个时候可以请重症医学的高手们会诊了(总得给别人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不是?)。

三、外科哪些情况下需要查血气

个人认为,对于这样的病人需要常规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1.年龄较大,肺功能检查存在问题或者不能配合肺功能检查的;

2.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的;

3.预计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的;

4.术中低血压时间较长、术中直至麻醉拔管前血气结果显示乳酸仍升高的;

5.术后出现心率增快、氧饱和度下降、烦躁、意识模糊的;

6.对于术后出血、休克复苏后等紧急情况下

四、抽血气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些因素会影响血气测量值,干扰临床判断,所以在抽血气前应该注意一些情况:

1.病人情绪、体温

如果病人刚刚活动完、或者情绪激动、存在发热等情况,会影响血气结果。

应该等待病人休息、安静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进行抽血。如果体温不易控制,则需在检测时输入体温数值进行矫正。

2.吸氧状态

如果病人持续吸氧,情况允许的话最好是能暂停吸氧30分钟后再抽血。

如果无法停止吸氧,则需在检测时输入吸氧参数。对于改变吸氧参数的病人,最好是新的吸氧状态下30分钟后再采血样。

当然,对于紧急情况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五、外科常见的血气结果异常原因

1.酸碱异常

(1)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液体量不足、低血压、低氧血症造成的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腹泻、肠瘘或胆道外引流造成的体内碱性物质大量丢失;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造成酸性物质代谢障碍。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a-HBD)测定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a-HBDH)不是一种独立的特异酶,而是含有H亚基的LD-1和LD-2的总称。由肝细胞线粒体合成,其在体内分布较广,其体内的含量依次为肾、胰、肝、脾。

急性心梗a-HBDH活力升高;

正常人a-HBDH/LDH=0.67;

急性心梗a-HBDH/LDH≥0.8;

肝脏疾病a-HBDH/LDH<0.6。

2、肌钙蛋白-I定量(cTn-I)

肌钙蛋白分子量较小,心肌损伤后游离的肌钙蛋白从心肌细胞释放入血,使血清中的浓度迅速升高,其升高的倍数往往超过CK或CK-MB的变化。其升高的时间与CK-MB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肌钙蛋白有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两种亚型,都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确定标志物。

只要血清中肌钙蛋白I超过0.04ng/ml便认为心肌有损伤,0.1ng/ml必须对心肌损伤采取措施,是目前诊断心梗效率最高的检测指标之一。尤其是对ST段非抬高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梗的诊断: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梗发病后3~6小时即升高,14~20小时达到峰值,5~7天恢复正常。其诊断急性心梗的灵敏度为6~44%,特异性为93~99%。

判断微小心肌损伤: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常发生微小心肌损伤,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有小范围的梗死。

其他:急性心肌炎病人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其阳性率达88%,但多为低水平增高。

3、B型尿钠肽(BNP)的检测

BNP:pg/ml

BNP-B型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室。它的含量与心室的压力、呼吸困难的程度、激素调节系统的状况相关。心室的体积和压力增高可导致血浆内BNP升高,升高的程度与心室扩张和压力超负荷成正比。可敏感和特异性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用BNP可以协助诊断心力衰竭,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鉴别诊断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多由心肺疾病引起,鉴别“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经常是令临床医生棘手的问题。BNP能快速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而且特异,可作为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一个指标。当BNPbnp=""pg/ml时,考虑心衰;当BNP结果在~pg/ml之间灰区时,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栓塞(PE)和心衰的代偿期。

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传统的检测方法很难早期对心力衰竭病人做出诊断,而BNP用于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筛选具有相当的价值。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BNP对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有价值:BNP水平在评估心力衰竭的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的标志物作用。BNP水平越高,其预后越差。

推荐阅读:

《医学发明邀请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d/9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