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肠息肉癌前病变,及时清除体内定时

肠息肉具有隐匿、生长周期长等特点,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也是罹患肠癌的重要病因。年我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发结直肠癌约37.6万例,死亡病例19.1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五位,现已作为我国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

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多数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而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例行体检过程中,特别是40到60岁的人群,一旦肠镜检出肠息肉,切莫掉以轻心,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结直肠癌的关键,而电子肠镜作为发现和诊断大肠早期病变、筛查肠癌的最佳手段,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肠息肉与肠癌的关系不一般

结直肠癌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与家族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外,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认为,80%以上的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直接相关。

肠息肉为肠内壁局部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并向肠腔内缓慢生长。大致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样息肉等。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直径很少超过1cm,多数不会发生恶变。

2??幼年性息肉:幼儿多见,约90%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直径大多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

3??炎症性息肉:肠粘膜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产生息肉样肉芽肿,常为多发性,直径通常在1cm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

4??家族性息肉:又称家族性腺瘤病,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受累者的子女有50%可能同样得病。常在10岁以后出现,一般不会超过40岁。发生仅局限于结肠和直肠,呈多发性,癌变率%。

5?腺瘤样息肉:生长周期长,且易恶变,从腺瘤样息肉发展到早期癌需5-10年的时间。若在此阶发现腺瘤样息肉,并运用肠镜摘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罹患率。根据组织学结构,腺瘤样息肉又分成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管状腺瘤: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cm以下,癌变率在1%-20%左右;大于2cm,其癌变率达30%-50%左右。

?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cm以上,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如果不早期治疗处理,往往会癌变。

?混合型腺瘤: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

肠镜筛查,消除隐患

?电子肠镜检查:肠镜是一条长约cm,直径约1.0cm,末端设有光源和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医师操作肠镜,在显示屏直视和指引下,沿着曲度不断变化的肠道灵活前行,对视野放大6倍,度无死角观察,不会放过大肠内壁每一处的微小病变,包括息肉、溃疡、出血点、炎症和肿瘤等。

?肠镜检查前准备:在预约肠镜检查成功后,检查前3天开始进行肠道准备,饮食以少渣易消化为宜,检查的前一天要维持流质饮食,检查前用温开水调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冲服,进一步清洁肠道。对于一些害怕、不能耐受肠镜检查的人群,还可选择静脉复合全麻,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治疗:当肠镜直视下发现大肠息肉时,医师运用热活检钳咬除、高频电凝圈套切除等疗法清除肠息肉。钳取出来的组织再行病理学检查,鉴别和诊断大肠早期病变,这也是筛查肠癌的最重要方法。

预防肠息肉恶变

?定期肠镜筛查:尤其是40至60岁年龄段,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曾经检出大肠息肉的人群,更要定期随访。一般每两年随访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随访一次,若未发现新生息肉可改为2-3年随访一次。当出现反复腹部隐痛不适、大便外形变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粘液血便、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应警惕肠息肉复发或癌变,应尽早肠镜检查。

?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合理膳食,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燕麦、红薯、玉米等。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及酒品大量摄入,尽量少食用油炸、烟熏及腌制食品,减少食物在肠内滞留时间,避免对肠粘膜形成机械性刺激,进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吸收,切断肠息肉生成各种的诱因。

?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确保大便顺畅,尽量不要憋便,防止产生便秘,而对肠粘膜的机械刺激,以及毒素再吸收。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性腹泻,避免对肠粘膜形成炎性刺激。

?避免久坐不运动:适当锻炼释放精神压力,防止肠道蠕动变慢,分解、吸收食物降速,滞留肠道时间长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肠息肉发生的机率。

肠息肉具有隐匿、生长周期长,且有癌前病变的倾向,尤其是家族性、腺瘤类息肉,更容易发生、发展成结直肠癌。因此对于这类人群,更应定期电子肠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结直肠癌的罹患率和死亡率。

免责申明

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经过我们编辑整理,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交流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倡导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与健康相伴,携手共进,请







































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