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到了一面锦旗,原来,是之前救治的一名危重症患者送来的。这是去年12月15日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入院时脓毒性休克、肠瘘并腹腔感染、吸入性肺炎,贫血,心、肺、肝、肾等多脏器功能不全,肋骨、股骨等多处骨折,命悬一线,经过我院多学科抢救和照护,历时6个多月,患者康复出院,现携家人到EICU向医护团队致谢。
突遭车祸,患者生命岌岌可危
患者是一名46岁的货车司机,年12月11日开车途经潮州发生车祸,医院为患者进行了剖腹探查+屈氏韧带止血修补术+肠系膜上动脉-腹腔、肝探查术+十二指肠-空肠断端吻合术+横结肠修补术+腹腔冲洗引流术,患者术后状况不佳,反复发热,血氧下降,呼吸机参数高,腹腔引流液浑浊,怀疑术后肠瘘可能,家属十分担忧,慕名转至我院,急诊科副主任陈永如接诊后,为家属详细讲解了患者目前的状况,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家属表示极度信任,希望立即入院治疗。
一波平息,一波又起
入院后,EICU团队一边稳住患者生命体征,一边为患者“扫雷”。CT提示:患者右股静脉至右颈内静脉内导丝存留,介入科张秀刚主任团队会诊后,为患者进行了DSA引导下血管内异物取出术。12月29日,患者又突发腹胀、气促,外院带入腹腔引流管可见大量出血,血压骤降,腹内压40cmH2O,床边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介入科、胃肠外科、胆胰微创外科紧急会诊,随后,胆胰微创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急诊剖腹探查,实施了“十二指肠破裂修补+腹腔出血灶缝扎+胃窦隔断+十二指肠减压+空肠造瘘术”,术中见盆腔出血及肠液约达ml,手术团队精准截断出血部位及小肠破裂处,防止肠瘘进一步感染影响其他器官。
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手术顺利完成,但是术后恢复依然重重困难,各科室同心协力。患者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大量输血,输血科团队全力支持。患者CT提示胆囊增大,腹腔包裹性积液,介入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胆囊造瘘术,积液区内留置引流管。患者肺部、腹腔重度感染,查出多个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ICU和药学部,集思广益,根据患者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多次调整抗生素方案,对来自各个脏器的不同病菌进行攻克,及时有效地遏制住感染;患者长期卧床,肢体和呼吸肌无力,康复医学科团队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同时邀请临床营养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营养调理。EICU团队将多个学科的一股股力量汇集,用心制定和调整治疗、护理方案。使用床旁超声及CRRT进行液体容量评估及管理;使用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清除炎症介质;评估肺功能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全体医护团队和患者、家属都在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医护团队排除万难,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越过了重重难关,终于迎来柳暗花明。身体状况日益好转,春节期间,EICU团队将经皮气切接无创氧疗的患者安置在科室一床,初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撒进来,窗外是他妻子的关切呼喊,窗内是医护人员的鼓励,终于有一天,他自己抬起手堵住气切导管说:“老婆,我想你”,听到的医护人员均被这温馨的一幕所感动……4月28日,患者病情好转康复出院。从今病愈即相寻,再次看到患者精神焕发站在EICU门口时,陈永如副主任感言道:命舛数奇,六个多月,几经周折,他们不放弃,我们亦不退缩。这些患者康复后的“回访”,是医患情深的体现,更是对身处在医护岗位的我们无限的鼓励和鞭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