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理人压轴激情开讲,七届盆腔痛大会圆

作者:医院妇产科:孔东丽、秦丽欣、李慧玲摄影:李慧玲

盛夏的季节,我们相聚在医院,有新朋相见,也有旧友重逢,紧张而有序的国际第七届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科肿瘤病理与生育相关问题研讨会历时三天,6月26日圆满闭幕。本次大会由医院妇产科主办、全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痛医师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医院病理科、《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协办,来自全国余名专业医师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妇产科网作为媒体支持全程对此次大会进行新闻报道。

      

医院梁华茂教授闭幕式总结

此次会议得到了医院领导的支持,在与会专家的精心准备以及与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大会预期的议题,获得了圆满成功!本次会议我们邀请到了国内外六十余名专家,进行45场专题讲座,10位专家进行近20个精彩手术视频展播,内容丰富,包括慢性盆腔疼痛相关解剖及诊治、妇科良恶性肿瘤与生育相关问题、妇科良恶性肿瘤病理、微创手术等领域,刘开江教授给我们总结了非常贴切的六个字:疼痛、肿瘤、病理。大家有时激烈争论、有时认真聆听,这是一场生动、精彩的学术盛宴,也希望新理念、新技术的传播交流能给与会者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真诚地祝愿各位工作愉快、身体健康!希望明年大会再相聚!

      

会议第三日精彩专题分享

刘从容教授: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命名变化宫颈微小浸润鳞癌的临床病理解读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科刘从容教授解读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命名变化。宫颈上皮内病变临床病理两种定义方式1.国际妇产科联盟:生存期具有统计学差异为标准。2.妇科肿瘤医师协会:治疗安全为标准。具体要病例个体化。宫颈切片病理读片要从深度和宽度测量,如果出现多张切片,超出一个以上象限,其淋巴转移率将上升。淋巴管血管间隙浸润不等于淋巴转移,正确认识其临床意义。病理报告形式遵循以下几点:1.合理使用:仅在锥切以上标本中使用:活检标本容易造成低诊断,不适用。科使用“至少为HSIL,浸润癌不能除外”;2.准确测量:浸润深度,宽度,单张切片/多张切片,一个/多个象限。3.详尽描述:浸润类型:出芽/迷芽/融合性。仔细辨认:LVSI、数量和深度。仔细查看:切缘(宫颈内口、宫颈外口和基基底)阳性(1mm):80-%全切子宫中可见残留病变;阴性(=1mm):仅3%全切子宫中可见残留病变。4.是否累计腺体和粘膜。临床医生接到微小浸润癌病理,建议2-3家医院会诊读片,以免发生低诊断或高诊断。

刘岩教授:葡萄胎的分子病理诊断进展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科刘岩教授解读了葡萄胎的分子病理诊断进展。从“葡萄胎”的认知史谈到妊娠滋养细胞的分类、葡萄胎的形态学诊断、葡萄胎的遗传学基础。葡萄胎的病理形态学指标有一定相对性,没有单一/组合的形态学指标能作为诊断葡萄胎的特异指标,即使妇产科专科病理医生,单纯依赖形态学指标的误诊率也很高,完全性葡萄胎50%,部分性葡萄胎74%。葡萄胎STR基因分型在遗传学水平依据独特的亲本染色体成为界定葡萄胎的“金标准”。葡萄胎的精准诊断临床意义:1.监测血清HCG水平,1次/周,直至连续3周阴性;然后1次/月,直至连续6个月阴性。2.监测期间全程避孕,以免无法分辨血HCG的来源;3.误诊后果:低诊断:发生持续滋养细胞疾病的风险;过诊断:不必要得到随访、避孕和心理负担。

王玉湘教授:子宫及腹腔多发性平滑肌瘤的相关病理学问题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科王玉湘教授解读了子宫及腹腔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的相关病理问题。子宫弥漫性平滑肌瘤病,可以用“装满了鹅卵石的钱袋”来描述,其镜下良善。其包括几种特殊类型:1)Alport综合症,女性几乎无症状,但仍可遗传,因此建议遗传筛查;2)Reed’s综合征(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癌综合征)。3)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镜下良善,独立发生,腹膜下多潜能干细胞,一般不影响妊娠,但需与转移性恶性肿瘤鉴别。并介绍了以上各种平滑肌瘤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郭红燕教授:宫颈癌筛查策略和HPVmRNA的应用

医院妇科主任郭红燕教授详细讲解了美国、欧洲及中国宫颈癌筛查的发展历史及推荐筛查手段,最后介绍了HPVmRNA的应用。根据现有指南推荐,五年一次的细胞学/HPV联合筛查仍是宫颈癌首选的筛查方案;与HPVDNA相比,HPVE6、E7mRNA表达水平反映了HPV致癌基因活跃状态,能更加精确发现具有临床重要性的感染。

刘从容教授:Lynchsyndrome(LS)相关妇科肿瘤推荐筛查方案

北大医学部病理科刘从容教授解读了Lynchsyndrome(LS)相关妇科肿瘤推荐筛查方案。Lynchsyndrome(LS)发现、检测方法至今经历了年的历程。MSI是MMR蛋白失活的结果和现象。MMR蛋白失活原因很多,只有当MMR基因发生“胚系突变”,才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家族性聚集”—LynchSyndrome。MMR蛋白组化性价比MSI,应作为首选的一线筛查手段。联合使用不应作为常规,仅个别病例必要时备选。LH相关妇科肿瘤只需筛查宫体和卵巢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组化筛查MMR蛋白。对LS患者本人,子宫内膜癌是前哨癌,约50%的患者会随后发生结直肠癌,确诊后应每年进行肠镜检查。推荐LS患者亲属进行LS筛查,一g旦确诊,男性每年肠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女性尽快完成生育功能,35岁后建议子宫+双附件切除。如筛查阴性,免除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监测。LH相关妇科肿瘤推荐LS患者亲属进行LS筛查,一旦确诊,男性每年肠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有文献建议女性尽快完成生育功能,35岁后建议子宫+双附件切除,但尚未有明确的指南出台。   陈春林教授:在体盆腔自主神经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医院妇科陈春林教授介绍了一种显示在体盆腔自主神经的方法。盆腔自主神经解剖复杂、变异多,术中辨认困难,因此保留神经的手术存在困难。陈教授在近年来详尽研究了尸体盆腔神经的解剖,并重建了数字化三维模型。陈教授借助MRI检查在不同序列辨认在体盆腔自主神经及周围其他组织,3D-STIR-SPACE序列可将神经显示为高信号,T2FS序列可将盆腔自主神经的脂肪组织信号抑制,二者的组合可构建盆腔自主神经及其毗邻结构三维模型,可指导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妇科肿瘤手术。

刘萍教授:子宫的血供及肿瘤

医院妇科刘萍教授讲述的专题是子宫的血供及肿瘤。刘萍教授展示了动物子宫血管铸型、人尸体子宫血管铸型及人子宫血供的数字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技术,可计算子宫不同部位的血容量。在体附件血供的研究可指导术中保留子宫动脉供应卵巢的血管,尽量保护卵巢功能。在体血管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发现盆腔包块的血供来源,指导鉴别诊断。在体子宫血管网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研究可显示子宫不同部位的血流供应,有助于观察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绒癌、剖宫产切口妊娠等病灶的血供情况,可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时机、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术前的栓塞策略、减少手术出血的操作步骤、观察化疗前后病灶血供的变化等。

刘开江教授:腹腔镜技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满意手术的价值

上海交医院妇瘤科主任刘开江教授讲授的专题为腹腔镜技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满意手术的价值。卵巢癌诊治的现状仍存在三个70%:70%确诊时为III-IV期,70%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内死亡,70%卵巢癌将复发。与卵巢癌预后最相关的因素为手术的彻底性,尤其是初次手术达到满意的减瘤效果(R0)。刘开江教授介绍了几个预测能否做到卵巢癌初次满意减瘤术的模型,主要根据CA水平、CT及MRI,指出盆腔病灶情况不是决定手术彻底性的因素。对于晚期卵巢癌,腹腔镜探查术观察更全面、可获得组织学活检、并避免开腹无法满意减瘤患者的开关腹;但腹腔镜无触感,可能导致穿刺孔转移等。刘开江教授指出,对于大多数晚期卵巢癌,腹腔镜下行减瘤术十分困难,妇科肿瘤医师应正确决策,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开腹手术。施行卵巢癌减瘤术的医师需具备行盆腔廓清术的基础能力、上腹部病灶广泛切除的能力或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共同施术。

詹阳博士:卵巢交界性肿瘤和粘液性肿瘤病理诊断及临床解读

首都医科医院病理科詹阳教授介绍了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粘液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解读。詹阳教授详细讲解了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和粘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大体、镜下表现及临床预后。卵巢粘液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困难,冰冻病理诊断与石蜡病理诊断不符合率较高,原发或转移的鉴别较困难。妇产科临床医师应充分与患者沟通,发现卵巢粘液性肿瘤时一定需除外转移癌。年WHO把具有恶性潜能的组织学亚群分拣处理,归入“I型癌”,强调交界性肿瘤“良善”的生物学行为。

郑兴征博士:子宫内膜病变孕激素治疗后病理诊断及临床解读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郑兴征博士介绍了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子宫内膜在孕激素治疗后的病理改变。短期使用孕激素,可出现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典型表现;长期使用孕激素,可出现间质蜕膜样变、腺体广泛散在的萎缩,经年之后,间质发生萎缩,表现为绝经后内膜。大剂量孕激素可导致子宫内膜广泛鳞化,需结合临床,不要误诊为癌变。患者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常常不同步,可部分为萎缩、部分为分泌期改变,部分持续性保持增殖期或癌的结构。临床医师应规范化用药,在应用孕激素治疗3个月后,应诊刮来判断疗效;若超过12个月对激素治疗反应差,可判断孕激素治疗无效;由于疾病可能复发,需长期随访。

李萌医师:术后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治疗

医院妇产科李萌主治医师介绍了盆腔手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应对措施。手术后急性盆腔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深部组织切口疼痛、感染、血肿、肠梗阻等,对于有高危因素者应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治疗。术后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包括粘连、残余卵巢综合征、卵巢残留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等,李萌医师详细讲解了各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措施,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张坤教授: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方法

医院妇科张坤教授就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CS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切口部位的创伤,子宫肌层及内膜层连续中断,愈合后形成局部凹陷,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凹陷。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后再生育需求提高,致CSP发生率较高。CSP诊断仪超声检查作为初筛,MRI对于判断局部肌层缺陷程度有益,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CSP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依据CSP患者妊娠位置、类型、缺陷程度、绒毛活性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发治疗以MTX全身或局部囊内注射为主;手术治疗可根据孕囊与局部肌层关系行B超/宫腔镜/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腹腔镜/开腹/阴式子宫局部切开取囊缝合术。CS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切口部位的创伤,子宫肌层及内膜层连续中断,愈合后形成局部凹陷,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凹陷。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后再生育需求提高,致CSP发生率较高。CSP诊断仪超声检查作为初筛,MRI对于判断局部肌层缺陷程度有益,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CSP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依据CSP患者妊娠位置、类型、缺陷程度、绒毛活性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发治疗以MTX全身或局部囊内注射为主;手术治疗可根据孕囊与局部肌层关系行B超/宫腔镜/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腹腔镜/开腹/阴式子宫局部切开取囊缝合术。

      

手术视频展播

  

      

1.医院张坤教授:CSP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宫腔镜瘢痕妊娠清除术

2.医院韩劲松教授:极简式腹腔镜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高龄/重度脱垂阴道半封闭术

3.医院白文佩教授:宫腔镜HEOS手术

4.医院马彩虹教授:与生殖相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处理

5.医院徐惠成教授:宫颈癌复发腹腔镜廓清术(膀胱瘘/直肠瘘)、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卵巢癌高位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

6.中医院李斌教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全切宫旁处理范围技巧

7.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米鑫教授:隧道法骶骨固定

8.上海医院刘开江教授:直肠DIE病灶切除

9.医院张璐芳教授: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

10.医院郭红燕教授:阴道黑色素瘤复发廓清术

11.医院李萌医师: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取环

      

主持风采

      

会议精彩瞬间

大会首日精彩回顾

大会第二日精彩回顾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by/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