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哥山哥看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入冬以来,受气候异常影响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南方、北方地区都爆发大面积流感。
根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北京市这次流感样病例数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上升71%,其中儿童人群上升幅度最明显。
笔者身边的已经有很多大人、小孩感冒发烧。
尤其是小朋友发烧,看着很痛苦的孩子,为人父母者都会感受到心疼。
随着流感的爆发,医院儿科迎来就诊高峰,医院贴出的一则通知刷爆了朋友圈,医院三名儿科医生因为超负荷工作,全都病倒了,造成该院儿科不得不停诊。
医院的儿科也面临长时间排队的问题。
医院的儿科缺医生是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是儿科医生待遇低,风险高。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儿科医生及护士遭遇过病患家属的暴力,如口头辱骂、殴打等。
终于,儿童医生越来越少,对医生的暴力,将来会导致没有医生愿意看病了。
笔者身边已经有好几个高水平的医生,医院,医院。
笔医院的医生及护士,他们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救死扶伤,值得我们尊重。也希望中国的患者朋友能像笔者一样,尊重每一个医生护士,不要再有暴力伤医事件发生。
笔者认为,相比美国等国家,中国的医疗体验要好的多。
首先是中国看病便宜,肯定会有读者不同意这点,所以我用数据说话,美国生孩子的费用一般是2-3万美元,在中国,这个数字是人民币。前不久,更是有新闻爆出:一位留学生在美国做个手术,最后竟然收到了万美元的账单,折合人民币一共是多元。
第二是中国的医生临床经验要比国外丰富,中国人多,病人也多,中国医生一年看的患者数量,可能相当于西方国家医生一辈子看的病人数量,见的多了,经验丰富了,水平也就高了。
在中国看病已经很幸福了,希望中国的医生能够受到更多的尊重,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看病。
笔者一好友,高中时代她是中学的学霸,医院工作,笔者请她从医生角度,谈谈对当前中国医疗现状的看法,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谷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本人(谷医生,笔者高中校友)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年硕士毕业后就医院肿瘤科。从医9年半,目前为主治医师。
由于本人只是小硕,在错过了本科医院的机会后,医院。从业这么多年来,年轻时的积极向上,一直抱着成为大医生、大专家、大教授的梦想,但限于外地来沪,作为第一代移民,肩负买房养家压力,考博离开的梦想多年来也只是梦想而已。虽然心有不甘,但是混着混着,也就没有了向上的动力。
目前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医院工作,必要不充分条件是:博士学位。当然,有背景者除外。
医院,是我区区域医疗中心,我所在的科室,是肿瘤内科,是很多老百姓不懂医的人心生恐惧的科室。如今大众都是谈癌色变,我们科室有50张床位,收治的都是癌症终末期的病患(医院的肿瘤内科收治的都是癌症晚期的患者,病人质量比我们高些),说白了就是需要姑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止痛、减轻痛苦的患者,仅有少数患者还能接受化疗,到我科的患者平均生存期3-6个月,是我们陪着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征程。
之前有看过一个帖子,说“肿瘤科”现在是临床医生梦寐以求的黄金科室。个人医院的肿瘤内科:病人生的是绝症、治疗期待值较低,就算是猝死,家属也大多能接受,从而降低了医疗风险。
这样的科室,虽然医护的成就感较低(没几个能治愈的),但是风险低呀、不太会出现医疗纠纷,医护的人生安全至少能保证吧。现在做医生,为了能自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看到这里,又有人会站在道德高点指责我了,网上的一边倒的抨击医生的言论诸如“如果没有医德,就不要做医生”、一次次的构陷如“八毛门、缝肛门”事件、数不清的杀医伤医事件,已经彻底伤了医护的心。
别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娃还等着我,我不能不学会保护自己。
我想说,事实上,大多数当初选择学医的人,怀着都是一腔“救死扶伤”的热忱,大多数都是不知道“医路凶险”的懵懂少年,如果过往可以重来,至少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都会选择其他的专业作为终生的career吧。
在我看来,当初稀里糊涂选择当医生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或者是一些视野不开阔的父母,认为做医生可以收红包、拿回扣、稳定吧,真是悲哀。
大众的不解、医患的对立,伤害的最终是患者的利益,医生在诊治的时候缩手缩脚、瞻前顾后、力求自保,病患又能得到好处呢?
如今,一些媒体的宣扬,让大众视医护如洪水猛兽,更有卫计委自降身价,说自己是“服务性行业”,医院是来消费的、认为我出了钱,就要治愈。
医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说是人文科学也不为过,大多数疾病复杂,医学界至今没有完全搞清楚,何来治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初读书的时候,老师举例,呼吸内科能达到治愈的疾病就是部分“肺炎”及“气胸”(感冒除外),其他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只能暂时缓解罢了。
如今,“感冒”也难说了,前有SARS,如今肆虐的“甲流”、“乙流”,已经让许多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的人送了命。“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能做的,也仅仅就这些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伟大的卫计委做了很多工作,当然都是一些官僚的做法,在此我不一一列举,体制的烂,不是我等小医生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
说到待遇,以前风光的医院医生以后也风光不起来了。之前“药品零差价”医院自觉控制住了药品使用。“药品”零差价是啥意思呢?医院进价10块,卖出价只能10块,1分都不能加。
医院养着的药品采购、配送、储存人员及设备、甚至药剂师都是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了,甚至药品打碎、损耗都是自己吃进了。
以后还要大力限制“医疗耗材”使用,鼓励使用国产耗材,打个比方,以前开一个胃肠手术使用“吻合器”,现在只能用手工一针一针缝了,一方面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如肠瘘的发生率,一方面延长了手术时间,对患者而言也是弊大于利吧。
至于骨折,以前使用进口钢板钢钉,现在国产的用用吧,只希望国内器械企业抓好质量,别断掉是首要目标,至于引起炎症反应啥的,大众只好自动忽略啦。
“两票制”、“绩效考核制”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医生的收入,我想卫计委在下很大一盘棋,种种做法逼得人不当医生、医院,有利于我们以后效仿欧美的医疗体制,说不定也是好事。以后看病就更难贵了,医院,医院候着。
言至于此,我想说,大多数病人及家属是好的,从医近10年时间,我收获了许多病患的信任和支持。我记得患者握着我的手说:医生,我已经没有救了,你就把我当成小白鼠,死马当活马医。
收到了无数面锦旗。有些家属在患者离世后,还会经常来看我,感谢我对其家人精心的照顾。对于那些对我全心信任的病患,我也必然会尽全力、尽我所学来帮助他或她,我虽然是全国医护人员中微不足道的一位,但是我深深的知道,我说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对患者好,患者会知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研究院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