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久坐、缺乏运动、过量饮食、精细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等因素共同发起作用,高达87%以上存在有不同程度肛肠疾病,且多表现为平时有便血、便痛、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其中不乏肠道恶变信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早期肠肿瘤信号,便血排首位肛肠专家将大肠肿瘤的早期信号进行梳理,以帮助珍视健康的人早发现、早治疗。
一、便血。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多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暗淡,且附着于大便表面。值得注意的是,痔疮有时也会导致便血,容易遮掩肠肿瘤。
二、黏液便和脓血便。当肿瘤肿发生破裂的时候,大便中常常带有鲜红或者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与粪便相混合。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也容易发生此情况。
三、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每天一次,变成每天两次、三次甚至更多,且便型不好,或者形成沟槽便。
四、腹泻与便秘无规律出现。这有可能是肿瘤肿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自然工作规律和生理功能所致。
五、腹痛和腹胀。肠肿瘤患者多会因为肠梗阻而导致腹胀或腹痛。其中,腹痛发生率比腹胀高。疼痛多在中下腹部,轻重程度不一,且多为隐痛。
//大肠肿瘤筛查数据惊心应及早做检查//肛肠专家讲到,80%的肠肿瘤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但肠肿瘤早期和肠息肉症状都不明显,很多患者因此轻忽,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临床上见到的大肠肿瘤患者大都是中晚期。肠肿瘤早期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但晚期肠肿瘤五年生存率仅10%,所以在此特别强调,年满40岁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电子肛肠镜检查,对于检查出的肠息肉绝对不能姑息,一经发现必须马上摘除。
小贴士
对症治疗让居民远离大肠肿瘤
目前,为精确筛查大肠肿瘤,肛肠疾病筛查系统全面升级,肛肠病变均可通过高清显示设备呈现,有效避免漏诊、误诊。患者检查时无需喝泻药,并可实现全程“无痛”检查,降低受检者对镜检的恐惧。
肛肠专家建议,广大市民出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便条变细等症状,特别是便潜血呈阳性、有肠肿瘤家族史、肠息肉病史者,应立即做肠肿瘤风险排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确保肠道健康。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为一体的30年医院.
现招聘:护士数名,医师数名保洁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