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对口支援专家张炳进在普医精准诊断肠瘘

张阿姨,右下腹反复流脓液及大便一年,5-6层纱布敷料,一会儿就全浸透,一股股恶臭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非常痛苦,为求治疗近日医院普外科。

检查发现,患者右下腹壁瘢痕中有一直径约0.5cm窦道,不断有脓性分泌物及大便流出,临床怀疑肠瘘。手术修补穿孔的肠道,切除瘘管是唯一治疗方法,但瘘管内口的位置非常隐秘,由于术后肠管粘连,解剖结构破坏,术中寻找瘘口非常困难,极易损伤周围正常的肠管,术前明确瘘口位置、数目和走行方向至关重要。但是普医目前还没有胃肠机,不能做胃肠道造影检查,而临床医生又非常需要术前评估。

此时,正在普医影像科对口支医院(青岛)专家张炳进了解张阿姨的情况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利用DR摄片进行胃肠道造影,以便为临床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协助顺利安全完成手术。

张炳进首先向张阿姨详细介绍肠道造影检查对手术的重要性,取得了患者的配合,然后先在瘘口处固定一枚定位器,嘱张阿姨口服适量的对比剂,每间隔3-5分钟摄取一张X线照片,依据对比剂的排空速度,摄取不同节段肠管的充盈影像,以便发现肠管瘘口的详细影像,直到对比剂充盈直肠。整个过程经历了5个多小时,张炳进详细一遍向医务人员讲解肠道造影的适应症、操作规范、注意事项,一边仔细指导技术人员按时、按不同角度进行摄片,并且仔细阅读分析每一幅图像。

从上午至傍晚,张炳进始终亲力亲为,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唯恐遗漏某些细微的改变。通过对所有照片的反复对比、分析,张炳进发现乙状结肠近段返折处有两个尖幕样凸起,高度怀疑是肠管瘘口,为了进一步证实判断的正确性,张炳进依据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决定加做瘘管CT造影检查。

成功找到瘘口位置

由于影像科没有护士,张炳进又充当起护士的角色,他熟练的拿起注射器,消毒、抽吸、稀释、注射,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熟练自然。他不顾瘘口的恶臭,在适当的压力下,经瘘口缓慢注入适量对比剂后,又仔细指导CT技师进行窦道扫描,通过对CT图像的认真分析,最终明确了瘘管内口就位于乙状结肠近段返折处,并且充分评估了瘘管的长度、走行途径、周围肠管的粘连程度及与乙状结肠的连接位置,为临床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详细的证据。后经过临床手术证实张老师的判断准确无误。

目前,患者已治疗好转出院。

医院(青岛)对口支援专家张炳进工作中

张炳进年9月医院影像科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同事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动力高涨,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大家一定会更加努力,以便更好的为群众健康服务。

来源:影像科作者:龚荣玉编辑:贾正鹏审核:黄洪总编:刘祥万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hl/4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