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常见的疾病,多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饮食引起。患上胆结石之后,除了会出现弹道疼痛,患者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因此,患上胆结石后需要及时治疗,以免结石进一步增大之后诱发不良并发症。
胆结石为什么会引起肠梗阻?
胆结石容易诱发肠梗阻,主要是结石不断增大,从而阻塞了肠道之后出现了不良症状。引起胆石性肠梗阻的结石直径一般较大,基本上直径大于2.5厘米,这种结石在初期主要存在患者的胆囊中。如果没有及时用药或者手术治疗,结石不断增大之后就会引起了肠梗阻。
肠梗阻在发生之前,一般先出现胆囊胃肠瘘。发生胆囊胃肠瘘后,患者胆囊中的结石就可能经过瘘道进入肠内。体积比较小的结石进入肠道中,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肠梗阻。但是,结石如果直径较大,就容易机械地堵塞肠腔,而引起胆石性肠梗阻。胆石阻塞的部位常发生在回肠末端,因为这个部位的肠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人一般年龄较大。出现胆结石梗阻肠腔症状后,通常会使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例如腹部阵痛,恶心呕吐等。另外,肠梗阻还容易造成患者肠腔中积气或者积液,腹部慢慢胀大,严重的情况下病人最终会发生休克而死亡。所以,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结石引起的另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上,腹部X线检查是诊断结石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通过腹部X线检查,能够发现患者的腹部有积气,积液等存在,从而出现扩张的肠襻。部分患者还可以看到肠梗阻部位有结石的阴影,通过这些症状就能够对病情作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治疗。经过有效的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