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最近,医院因为停用很多药品、医用耗材而闹得鸡飞狗跳。
12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向各科室下发两条消息,其中一条要求43个品种当天晚上立即停用,另外一条则是提示18个品种用完后不再采购。
具体通知如下:
通知一:医院工作安排,下列药品已经达到采购量,今晚将停止使用,请做好预案:
卫美佳、大莱博通、注射用辅酶、小杜马、斯普林、力文、凯可加、拜复乐片、合文、BP素50mg、申捷2ml20mg、奥德金0.2g、苏肽生、广愈、唯嘉能1g、布利特、漠宜林、凯时、英凡舒、瑞力能、力邦、泰阁、舒美社复0.5g、仙必他、大强林坦、凯贝恩、泰能、克拉仙、斯沃片、特治星、新克君、特福猛、潇然片、斯皮仁诺胶囊、美满霉素、阿莫西林胶囊、活生阿漠乐、奥维加、波利特、耐信片20mg*7片、潘妥洛克片、诺可60mg。
通知二:医院工作安排,下列药品经过本次采购,将达到采购量,用完后不再采购,请做好预案:
奥辅泰、优帝尔10ug、申捷40mg、爱尔维泰、欧迪美、奥德金0.4g、益然、博司捷、小优帝尔5ug、也多佳、翔通、普妥利康、孟得新1g、大倍赛他、优他能、新治君、舒普深、希克劳片。
(来源:知情人士提供)
而在这之前,医院口腔科医生已经爆出了停用止血材料的消息。
再看看下面网传的一系列操作,比如,医院停用医疗耗材。
对此,今天贵州省卫计委站出来澄清:医院停用医疗耗材?不属实。
不过,贵州省卫计委同时也证实了医院停用了部分辅助性的耗材。
此外还有爆料指向称,甘肃、内蒙古、广东、医院也都抓紧严控药品、医疗耗材,纷纷表示,可用可不用的不用了,同功能耗材只要价格最低的,要国产不要进口。
行吧,就算真的那些原本可以医保报销的耗材不能继续使用,那咱就走自费呗,毕竟救命重要啊。
可谁知又来一狠招:河北省唐山市卫计委更是发布了一个通知,停用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耗材。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耗材一律不允许再采购、使用。
对自费药品和耗材一律叫停,完全禁止,这就过分了。
药品和医疗耗材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像医生上战场要拿武器一样啊,没有家伙怎么打仗?直接缴械投降吧…
而病情不严重的,就要奉劝你多喝热水,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跳跳广场舞。以前的药不能停,这回真得停停了。
看到这,我吓得只想感:以后不敢浪了,要好好锻炼,没胆儿生病。
医院都要“极端”控费?究其诱因还挺近似——确保今年的医疗费用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或卫计部门下达的控费指标内。
早在年,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五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此后,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控费文件不断出台。基于此,去年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尽快确定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的通知》,要求到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须降到10%以下。
今年9月,9部委掀开了全国性医用耗材专项整治的篇章,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公布《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医院医用耗材加成。
所以时值年底,控费红线在头顶,各地、各医院不得不拿出看门绝招来控费、降价,使出的手段也可谓煞费苦心,约谈、扣工资、扣补助、摘乌纱帽……
心疼医生们,现在看来他们只关心治疗病人显然是不合格的了,还得变成经济学家,每天考虑着控费占比。
你说医生们苦不苦?苦啊,同样是一份工作,人家却操着这么多的心。
网友质疑当地医保基金见底贵州省停用部分医用耗材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在网上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出现这一现象侧面证实了当地医保基金出现亏空。
在某知名问答网站,认证信息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外科住院医师”的网友“菲利普医生”表达了不满。在他看来,医疗耗材被停用对外科医生影响颇大,“结肠癌的话不用肠吻合器,医生用丝线一针一线缝合,手术时间翻倍,能微创腹腔镜做的也要开腹,肠瘘概率增大,伤口长好以后容易出现皮下硬结。”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被停用耗材如止血海绵、止血粉等都不是手术中的必需品,一般缝合后包扎就可以实现止血,只有在棉球等方式不能成功止血后,才会需要带药物成分的止血海绵。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类似吻合器等高值耗材,医生的回扣很高,因此他认为贵州省此次出台这一规定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遏制医疗回扣。
一些产生“共鸣”的医生和网友也纷纷发表评论:
旱涝瓣:医院不让用高级耗材,比如进口心脏支架。医院也不让用,说是因为没有配额。叶清眉:医保亏空限制医疗耗材的事还有人怀疑吗,作为内科医生的我也说一句,当然是真的!骨科一个月只能医保报销6块钢板了,先到先得。不要以为内科就没事了,一大堆药不能用了哦,比如化疗患者不能再用托烷司琼止吐了,非禁食患者不能用PPI护胃了,狼疮性肾炎不能用骁悉治疗了,指南推荐一线治疗药物也不行。梧桐之晨:跟着记了两天账,留置针贴膜耗材不让收,动静脉护理不让收,好多项目被锁定和屏蔽。林毅没有V:目前看,11月开始年度医保预算用完了,医院都停用进口耗材,包括部分进口药配额也用完了,不过从各方面力度看,应该会持续很长时间,鼓励一致性评价类似的实现进口耗材国产替代,以及神药的退出。烧伤超人阿宝:由于绝大部分病人都有医保,医院已经干脆不进高值耗材了。医保患者有自费比例控制指标,超过了医生要扣奖金。有些东西你想自费医生也不敢答应。我们节选一些深评论,供大家参考,不代表茄子君意见
网友评论一:停用的原因是医保。
医保就好像月光族,刚发工资的时候风光无限,懒得做规划,天天下馆子大保健,过了一周就发现钱包快空了,紧张焦虑拆东墙补西墙,考虑各种省钱对策,最后发现每天吃土最省钱就开始吃土,又过了两周肚子胀大就要死了,这个时候还没到月底呢,哭都来不及。
国家过去十年投入了那么多钱到医保,然而医保已经大面积破产,原因就是一直是不控费,管理上收入和拨付决策分离,拨付的人拍脑子随便来,统筹的瞎着急,最要命的是医保是人社局管理,而医疗单医院,中国特色的互相管不着。
在平衡医疗质量和医疗成本之间,人社局和卫计委都拒绝了创新,采用的是最拿手的政策压制的方式尝试把压力和矛盾医院,医院又推给体制内医生,才造成了现在进退两难的地步。
网友“邓铂鋆”评论:前面的答案说的数据比较详细,也比较宏观。我没有那么详细的数据,只说在基层看到的事情。
年7月份的时候,本地医保招集所有医院开会,告诉大家,本年度的医保资金花了90%了,下半年除了急症之外不要收住院。医院的医保资金超了,自己想办法负担。
开完会回来,我们就开始往外赶住院病号。1到7月份,我们科收了多个住院病人,8到12月份,一共只收了11个。其他单位情况也差不多。但即便是这样,医院也都被罚了款,平均每家扣了几百万的医保资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医院做错了什么,而是医保真的没钱,医院都不再收住院病人,全年报销额度也已经花完,只能找个理由说是罚款了。
年,医保的动作更大,他们升级软件堵住各种报销漏洞,这是应该的。还有一些不应该的,比方说,大幅调整了医保目录,把一些常用药从目录里剔除,上半年医保大改过两次,微调若干次,现在,医生基本都搞不清楚哪些药能报销,哪些药不能报销了。
以前的时候医疗改革,有个方向是要实行分流,鼓励病人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但今年9月份医保目录修改后,很多慢性病常用医院才可以报销,医院分流到社区,又医院。这就是开倒车。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不到生死关头,哪个领导敢犯?
以前我不太明白,我觉得医保如果负担不起耗材费用的话,那把耗材列为自费,不就可以了吗?现在看起来,这可能意味着,医保资金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所想的也不只是省下耗材的那一部分钱,而是通过禁用耗材,把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手术都停掉,毕竟耗材的钱只是一小部分,手术和住院费还是大头,而且是必须要报销的。
现在是一个如你所愿的盛世,他们不能直接吧这些药品和耗材从医保目录里删去,那样会让百姓缺少幸福感。所以他们就用了这样的一种办法:列出一个看起来很丰满的医保目录,然后出台各种规定,让医院不能顺利报销。大户人家面上的风光,也就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三:今天只讲一件事,一个高值耗材:超声刀。
我说的超声刀,可不是美容院的糊弄人的超声刀,这里的超声刀,是最先进的手术刀,具有比传统手术刀无法比拟的优势,
总结一个优点,出血少,病人在台上出血少,术野就清晰,血管暴露位置清楚,淋巴结和肿瘤清扫干净,越干净,患者预后生存率约高,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事儿。
总结一个缺点,块钱一把刀,一次性的,对,一次性,用完就销毁,下个人做手术还是。
你想说提成?进口的超声刀一分钱提成没有,国产的倒是有块钱提成,但是那手感,那个钝呀,就好像在高速路开捷达和开保时捷的感觉一样。
所以,我身边的医生几乎没有人为了那块钱委屈自己的手,和那患者预后开玩笑,久而久之,因为几乎没人用,医院完全淘汰的国产的超声刀,只剩下进口的。
讲实话,开始也有医生坚持用国产,赚钱吗,后来总出事儿,术后出血,淋巴管瘘,各种并发症呀,他们自己实在不想打自己脸,因为医生愿意攀比,比谁做手术做得好。
在转回头说一下为什么超声刀只能用一次?鬼知道啊,文献上说重复使用会有千分之一的概率手术刀故障,卧槽,我想说,国产的超声刀,我总共使用十次左右,几乎每次都有点小插曲,而且还是首次使用,请问故障率多少?
医者仁心,请记住这句话,医生在收红包拿回扣的时候,也不是不考虑患者的……即便是,现在根本不敢拿红包、回扣。
怎么为患者着想?一把超声刀,但是刀头可以换,块钱一个刀头,刀头绝对是一次性的,但是刀头和刀身可以分离。
这样,我们让器械商联系了美国超声刀生产厂家,给出的回答,二次使用也不是不行,但是还建议只作为一次性耗材,于是,手术室负责严格消毒刀柄,但是刀头坚决使用新的,每个刀柄使用七次,这样平摊到七个患者身上,算上消毒费,一个患者0元左右。
0块钱就能使用世界上最顶级的超声刀,就能大幅度的提高肿瘤患者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预后生存期。
有一次,日本一个消化道团队来这边交流参观,我们家丑不可外扬嘛,中国穷的脸不能丢到国外,在观摩手术前,交代手术室所有医生、学生都不允许说超声刀的重复使用,日本医生特意问了一下超声刀,我让翻译跟他讲,只是用一次,但是他摇摇头,翻译说他们国家是重复使用的,而且正在做大数据研究,证明重复使用超声刀没有潜在风险,而且还减小患者经济压力。
其实,翻译翻完了,我自己脸透红,我是东北人,最鸡巴恨小日本儿,但是感觉自己真的是比人家差一节,道德也好还是思想也罢,这个超声刀对比实验,其实主任早就想做,但是伦理委员会根本过不去,这就是你们口中的人体实验。其实国外每天都在做,安全的人体实验,就像妈妈给你鸡蛋柿子里面加点糖的尝试……
好景不长,一年多吧,网上就爆料出,医院重复使用超声刀,网上一片骂声,医生又被推到风口浪尖,收红包、拿回扣、拿患者生命安全不顾、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
我们科室也顶不住压力,停止了这种七个人合用的做法,对了,还被卫生局罚了几十万,手术室护士长还背了锅,记了处分。
在中国当医生,不能只治病吧?治病之余还是考虑一下贫穷患者的感受,所以改用了国产超声刀,一把那个,医保给报销一部分,自己花几百。
不差钱的有钱人,还是进口的一把那个,一分钱不报销。
结果,穷人的术后引流袋出血量远高于富人,为什么我还用解释吗?
但是病房患者家属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穷,我们没给医生送红包,住高间的有钱人引流袋都干净,他们送红包了,傻逼医生,该死!!!
你在看病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有没有钱,这就是中国医生。你在享受医生无限爱意同时,你还在办公室隔壁的病房骂医生,这就是中国病人。
为什么别人不讲,只有你讲,因为我是那个最底层的医生。
讲了这么多,我想说有时候挺心疼某些网络医改推进者,他们以为自己了解很多,就在那里瞎说,其实用局外人形容他们在合适不过。
我问你,美国进口超声刀为什么块钱一把,一次性的?真为患者好?
呵呵,那是为了创收!一个患者呐!全进美国佬腰包啦!
那我再问你,老板,为什么这碗汤里面不给我放肉了?
客官,后厨没肉了,您将就着吃,有肉没肉不都是一顿饭?
停用高值耗材是福是祸?
?end?
编辑
茄子君图
网络
▌茄子君整理综合新闻哥、医脉通、吉利说,感谢原作者
推荐阅读
50万+牙医都在看的口腔临床秘籍,你领了吗?
利多卡因过敏致死与抢救成功病例,牙医要提高警惕
丰顺男子牙科诊所死亡事件,诊所如何避免“锅”从天上来?
保护牙齿,最长期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牙医拉入你的朋友圈
万达、华西等各路资本疯狂涌入,中小牙科诊所该如何应对?
拔牙非小事,请不要拿成本来衡量牙医的价值
热度最高
搜索最多
编辑推荐
更多精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