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本篇主要讲述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
不久前,医院医院胃肠外科接诊了一位间断便血1年余的女性。
患者自述发病初期,便血症状较轻,自行使用止血药物后无法缓解,医院,行相关检查后考虑其便血系内痔引起,行手术治疗,但不幸的是手术带来的正常生活只持续了半个月;
2月后,上诉症状再次加重,大便次数逐渐增多,每天至少大便5次,且均为血便。这次,正规的肠镜检查帮了她一个大忙,“溃疡性结肠炎”一个陌生却又要时刻陪伴她的词汇踏入了她的生活。从此,每天使用大剂量氨基水杨酸制剂(美沙拉嗪)与激素(醋酸泼尼松)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尽管如此,便血仍然无法缓解。
在发病一年零一个月,先后辗医院8次后,住进了我院胃肠外科病房,在综合了她的病史、临床症状、肠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我们决定行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术后,便血这位老朋友离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叫做回肠造瘘袋的新朋友,经过了4周的康复后,回家休养。半年后再次来我院胃肠外科行造口还纳术,告别这位新朋友,恢复正常生活。
从该病人的就诊过程我们不难看出,UC临床诊断较困难,主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确诊后,前期多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硫嘌呤类药物、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而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治疗疗效不佳,药物不良反应已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若出现大出血、穿孔或肠镜活检疑似癌变的病人,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对于UC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可取得根治效果,便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可完全消失。既往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出血量多且术后留有长达20cm左右伤疤;现如今采用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期短等优势。患者术中出血多控制在ml以内,术后腹壁仅有5个1.0cm左右创口以及一个造瘘袋,在经过大约2周恢复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6月行造口还纳术去掉造瘘袋,恢复正常生活。
UC作为一种内科无法根治的疾病,常需终身服药;外科治疗因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为根治该疾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惑,或有相关手术需求,请联系我们或至医院普外科门诊就诊。
END文字及图片来源:胃肠外科主任何若冲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