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海参养殖增产要点

白癜风早期好治疗吗 http://nb.ifeng.com/a/20190611/7453135_0.shtml

春季来到、水温逐渐升高、冰层融化,海参养殖从业者在积极地为春季海参增产、出成参做好准备。为提高养殖效益,笔者总结历年来高产海参塘的增产四条技巧,帮助大家在海参的主要生产期决胜,取得好的收益。

?

一、有效避免化冰后海参提前回礁,延长摄食期

中国北方海参主养区温长的冬季,冰封了海参养殖池塘,在天气好的上午,可观察到有不少的海参会下礁觅食。原因是因为厚厚的冰盖有保温效应,阳光会照射进入冰下,旧执量散失少。使冰下水温度保持在5℃以上,满足了海参下碓的条件。在冰层化开后水面直接与冷空气接触,水体温度会发生骤降,表层水温降到5℃以下,加之环渤海湾地区春季长时间的大风搅动水体,会导致水体温度下降较快。参塘中体质、抗应激养的海参会停止觅食,出现海参提前回碓的现象,这往往是广大海参养殖户朋友开春头疼的养殖问题,海参不下碓觅食,海参产量就上不去。建议在冰层刚化开时,排淡后,使用抗免VC可有效提高海参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增强海参体质;补充水体能量、稳定水质:避免海参提前回碓、延长摄食期,显著提高海参产量。

二、提前做好海参塘杀菌改底护理工作,防止海参疾病的发生

春季化冰之后,由于一个冬季未对海参塘管理塘底,池底常会积累大量的海参粪便、有机物碎屑,大量的有害细菌也会在池底积聚。因此需要对海参池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处理工作,防止海参出现叶肠、肿嘴的病症。根据一线养殖户反应,使用复合碘溶液(水产用)开春对水体进行立体消毒后,在连续四年养殖海参的过程中海参没出现过肿嘴化皮的现象,分析认为复合碘溶液(水产用)中高含量的碘和磷酸完美配合,在水中穿透力极强,对水体的立体消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改底选择使用氧化型底改,可显著改善池底黑泥的同时在水底释放出氧气。在拥有强氧化性的同时兼顾着安全性,对于海参比较适合。

三、及时投喂丁酸拌过的饵料确保海参“膘肥体壮”

春季化冰后,整个水体处于低温状态,池底天然饵料少,不足以满足海参的摄食量(尤其是海参存塘量大的塘口),就急需前期的饵料补充。可以用丁酸拌料,丁酸发酵原液,有独特的发酵酸香味,对海参有诱食作用,而且消化吸收率高,丁酸拌料经过了市场检验,肉眼可见海参抢食凶猛,定期使用丁酸拌料料是海参高产的保证。

为什么选择丁酸不选择乳酸

1、丁酸梭菌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长达72小时,而乳酸菌可在肠道中停留6-8小时。2、丁酸梭菌不但可以改善肠道环境还可以修复肠道粘膜,而乳酸菌主要是改善肠道环境。3、乳酸菌使用7天之后粪便略微发黏,而丁酸梭菌可以长期时间使用。4、丁酸梭菌抗药性较强,可与部分抗生素同时使用,而在使用乳酸杆菌的情况下应不能使用抗生素。

四、降低海参疾病发生的次数

春天是海参疾病发生的高峰期,吐肠、肿嘴、化皮等疾病是春季海参最容易暴发的,只有提前预防好,做好定期改底,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绝这些疾病的发生。有的养殖户会认为:刚开春改底温度低,效果会不好,可时间不等人,等海参出现疾病再处理就已经晚了。只要春季把控好海参,提前预防好疾病,不要让参圈暴发大范围疾病,让海参春季长大个、有产量就不是问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海参来说,春季有“春生肥”的说法,期间海参的肠道达到一年中最长,摄食生长时间也最长。所以我们要抓住春季海参最好的生长季节,加强海参池塘的管理,让海参茁壮成长,提高海参产量来增加收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d/9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