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美国胃肠病学会克罗恩病临床指南(陆):瘘管型克罗恩病的治疗
文献来源:AmJGastroenterol.Apr;(4):-.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受遗传、免疫功能和环境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克罗恩病的发病率稳步上升。
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CG)定期会制定和更新关于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的官方临床指南。
制定临床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广泛综述,基于科学的解释和整理,针对特定医疗问题给出优选的实践建议。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专业人士应将此指南与患者的需求、愿望和价值观相结合,以便给予克罗恩病患者全面和适当的治疗。
点击回顾:美国胃肠病学会CD临床指南
壹:临床表现、自然史和恶性肿瘤
贰:诊断与疾病评估
叁:疾病管理原则
肆:轻中度CD的治疗
伍:中度/重度CD的治疗
(接上文)
八:瘘管型克罗恩病的治疗
1.肛周/肛周瘘管病变
临床建议35:对于克罗恩病的肛周瘘管,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是有效的(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中等)
临床建议36:对于克罗恩病的肠外和直肠阴道瘘,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可能有效(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中等)
临床建议37:对于克罗恩病的肛周瘘管,阿达木单抗和赛妥珠单抗可能是有效的(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低)
临床建议38:对于瘘管性克罗恩病,巯基嘌呤(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可能是有效的(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低)
临床建议39:他克莫司可以用于短期治疗克罗恩病的肛周和皮肤瘘管(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中等)
临床建议40:对于单纯性肛周瘘管,咪唑类抗生素可能是有效的(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中等)
临床建议41:对于CD肛周瘘管,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抗生素治疗,比单纯英夫利西单抗更有效(强烈推荐,中等证据水平)
临床建议42:在使用抗-TNF药物治疗瘘管性克罗恩病之前,应该进行手术或经皮穿刺脓肿引流(专家意见,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很低)
临床建议43:治疗CD肛周瘘管时,瘘管挂线引流可以提高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强烈推荐,证据水平中等)
简要说明:CD患者若存在肛周脓肿,应立即进行手术引流。
瘘管性CD的治疗,在临床上颇具挑战,需要对内外科医生协作进行仔细的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研究表明,大约1/3的CD患者会出现瘘管,肛周是瘘管发生最常见的部位。
肠内瘘通常无症状,很少需要治疗。如果内瘘引发症状,属于重要的瘘管类型(比如胃-回肠瘘,小肠-结肠瘘)并且导致腹泻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则建议手术或药物治疗。
在开始使用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或甲氨蝶呤)治疗之前,应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脓肿等化脓性并发症。
如果存在脓肿,应在开始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之前先进行引流。小脓肿(5mm)可能不需要引流处理。
无症状的单纯性肛瘘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简单瘘管,可以用非切割性挂线引流或瘘管切开术治疗。
复杂性肛瘘(无论是否有脓肿),应采用挂线治疗,且通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挂线移除的时间,取决于后续治疗和脓肿引流的情况。
在没有活动性感染或炎症的情况下,皮瓣推移手术可以关闭瘘管(如直肠阴道瘘)。
渗液较多的瘘管通常无法自发闭合,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如:近端肠流转、病变肠段切除、瘘管手术闭合),或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渗液较少的瘘管,可以单独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也可以联合治疗。但支持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的证据不是很充分。
此外,上述免疫抑制药物,也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肛周是CD瘘管最常见的部位,当患者出现肛周瘘管时,首先应该对瘘管进行分类:①简单瘘管;②复杂瘘管。
简单瘘管:位于齿状线远端,主要位于肛门括约肌区域,单个瘘管;
复杂性瘘管:位置多变,部位可以经括约肌、括约肌上或括约肌间,并且可以具有多个瘘管分支。
对瘘管性质的分类很重要,因为不同类别CD肛瘘,治疗可能不同。
在直肠中没有活动性黏膜受累的情况下,瘘管切开术或黏膜皮瓣推移术可能简单CD肛瘘的疗效良好,而直肠黏膜受累的患者,可能更适合挂线而不是瘘管切开。
此外,对于CD肛瘘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维多珠单抗或抗-TNF药物治疗。目前英夫利西单抗的证据支持最充分。
复杂性CD肛瘘的最佳处理方式,是手术操作与抗-TNF药物的联合治疗。
手术操作包括:麻醉下肛管探查,确定脓肿和瘘管。与瘘管脓肿有关的盆腔脓毒症,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组织破坏,并引发更广泛的肛周、妇科和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
因此,任何存在脓肿的瘘管或复杂性瘘管(累及肛门括约肌,阴道或多个管腔),都应进行充分引流以避免感染。
挂线是炎性瘘管保持持续引流的最常用方法,应在开始免疫抑制治疗之前进行。
研究已经证明,先挂线再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肛瘘的益处。
挂线与英夫利西单抗的联合治疗,整体瘘管愈合更好,瘘管闭合时间更长,预防反复脓肿,整体瘘复发率更低。
对于难治性直肠或肛周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近端肠流转手术,以实现直肠和肛周病变愈合。
在流转手术之后,启动新的药物治疗(如抗-TNF药物单独治疗,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促进肛周病变的愈合。
但系统评价研究表明,肠流转造口术治疗CD肛周病变的长期成功率非常低。在病变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用直肠/全结直肠切除+永久性造口的手术方式治疗。
有研究证实,皮瓣推移手术联合抗-TNF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CD肛瘘长期愈合。
CD内瘘目前仍然难以治疗。内瘘可以表现为:直肠-阴道瘘、结肠-膀胱瘘或肠间瘘。
对直肠-阴道瘘的治疗,通常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作为初始治疗,包括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单药治疗,或联合抗-TNF药物。
这种治疗方案通常用于手术前处理,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消除肠黏膜炎症,然后进行手术切除。
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方法,包括切除瘘管和直肠-阴道之间的健康组织。
一般来说,在手术修复直肠-阴道瘘之前,瘘管周围的组织最好没有炎症,并应该解决任何活动性感染。
在直肠-阴道瘘管切除后,可以进行黏膜皮瓣推移的治疗。
以类似的方式,免疫抑制剂或抗-TNF药物也可以治疗肠间瘘或结肠-膀胱瘘。
但需要说明的是,复发性尿路感染是手术的相对指征(特别是如果与肾盂肾炎相关)。手术通常切除病变的发炎肠段,并闭合膀胱缺损。
最后,肠间瘘(如回肠-回肠瘘)可能并无症状。由于这些瘘管无症状,因此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可以开始用免疫抑制剂疗法或抗-TNF药物进行治疗。
存在症状的内瘘(如胃-结肠瘘、十二指肠-结肠瘘),可能会在联通不同肠段时引起症状。如果药物治疗失败或脓肿发展,建议进行外科手术。
目前,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CD瘘管。
研究显示,美沙拉嗪和糖皮质激素,对于CD瘘管的治疗无效。
虽然证据相对不足,但抗生素可以治愈简单的浅表性CD肛瘘,这类瘘管对括约肌组织的穿透性较小。
此外,对于CD复杂瘘管和相关肛周脓肿,抗生素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药物治疗对简单CD瘘管的疗效良好,其中甲硝唑和环丙沙星在肛周CD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
对于简单CD肛瘘,典型的初始药物治疗包括:
甲硝唑(口服10-20mg/Kg体重/天,持续4-8周)
环丙沙星(口服mg,每日两次,持续4-8周)
左氧氟沙星(-mg,每日一次,持续4至8周)
研究已证实,抗生素(甲硝唑、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可改善CD瘘管症状,并且诱导简单瘘管愈合。
然而,甲硝唑和环丙沙星不能有效治愈复杂性CD肛瘘,但可能会改善瘘管相关症状。
需要说明的是,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活动性感染,但很少能够替代脓肿引流。
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存在发生肌腱炎、肌腱断裂和神经病变的风险。
尽管巯基嘌呤治疗瘘管性CD的研究较少,但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瘘管性CD,减轻肛周症状,但起效缓慢。
短期使用他克莫司治疗瘘管性CD有效。但由于显著的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不可以用于长期治疗。
抗-TNF药物可有效诱导肛周瘘管闭合,但所有抗-TNF药物中只有英夫利西单抗具有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
早期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瘘管性CD患者在0周、2周、6周接受5mg/kg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肛瘘渗液消失,经过连续两个月的随访达到瘘管闭合。
随后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英夫利西单抗诱导肛周瘘管闭合的疗效。每8周给予5mg/kg药物,可维持CD肛瘘应答和50%瘘管闭合。
此外,也有研究支持英夫利西单抗可有效诱导直肠-阴道瘘的应答和闭合。
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研究,但阿达木单抗也可以有效改善肛周瘘的体征和症状。
在所有阿达木单抗或赛妥珠单抗的临床研究中,肛周瘘管闭合不是主要评估终点。
在两项阿达木单抗治疗CD研究的事后分析中,阿达木单抗与安慰剂相比对瘘管闭合并没有显著益处。
一项阿达木单抗治疗CD的大型维持治疗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使用阿达木单抗的患者实现瘘管应答和缓解的比例更高,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
另一项小型开放性试验显示,阿达木单抗有助于诱导CD瘘管缓解并维持闭合。
同样,基于对赛妥珠单抗、维多珠单抗、乌司奴单抗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都具有治疗瘘管性CD的有效性建议,但都缺乏明确对照研究证实对瘘管性CD的疗效。
此外,研究已证实,使用抗-TNF药物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可能比单独使用这两种药物更好。
环丙沙星联合英夫利西单抗,或环丙沙星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CD瘘管,优于两种抗-TNF药物单独治疗,可有效减少瘘管炎性渗液。
未完待续,明天带来指南的第七部分:肠道克罗恩病的维持治疗。敬请期待!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晓楠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