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肠梗阻介入治疗有奇招

恶性肠梗阻:介入治疗有奇招恶性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是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患者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既往曾经过腹部手术、放疗或腹腔内灌注药物治疗,出现间歇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肛门排气或排便的症状,腹部体检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同时通过腹部CT或腹平片可见肠腔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

传统治疗

恶性肠梗阻的传统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手术,即急诊造瘘解除梗阻,待病情缓解后二期手术闭瘘。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梗阻,然而由于创伤较大,对患者的年龄及全身状况要求较高,其风险随着年龄以及合并症增加而增加;同时,由于肠道内排泄物的潴留,可能会出现感染、愈合慢等

奇招一小支架大作用

我科80岁吴大爷因为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急诊入院,CT检查发现结肠占位、肠梗阻。

赵大爷的表现其实就是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典型表现——“痛、吐、胀、闭”,即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同时伴有结肠癌的一些特殊表现,如近期消瘦、前期大便不成形或带血等。

(腹部CT可见全结肠扩张)

考虑到赵大爷80岁的高龄以及合并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全身状况较差,急诊手术风险极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我科遂进行内镜辅助DSA下结肠金属支架置入术:肠镜到达病变部位,在DSA监视下导丝通过结肠狭窄处,然后金属支架沿导丝置入狭窄区,支架自膨后撑起梗阻部位,“打通”肠道、解除梗阻,患者随后即可排便排气,症状缓解立竿见影。

(导管通过乙状结肠狭窄部位)

(将金属支架沿导丝置入狭窄处)

(支架膨胀后撑开狭窄处)

患者病情稳定后(约1周)可进行良好的肠道术前清洁准备,择期进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腹腔镜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取出金属支架)

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

1.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采用内镜下微创的方式解除肠道梗阻,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

2.通过置入结肠金属支架进行桥接,在术前解除肠梗阻,使急诊手术转变为择期手术;

3.患者可以在术前更好的清洁肠道、进行肿瘤评估,为腹腔镜下切除、一期吻合、联合肝转移切除等创造条件,从而减少患者损伤、降低造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二次手术。

4.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内镜下结肠金属支架置入可以替代姑息手术,达到解除肠道梗阻的目的。

5.置入金属支架的患者比手术患者能更早的接受化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日、改善患者预后。

奇招二肠梗阻导管急救利器

我科另一位高龄患者,黄爷爷是胃癌术后腹腔多发转移病人,既往因恶性肠梗阻多次行手术治疗,并行回盲部双腔造瘘术,此次于入院前一天突发腹痛腹胀,急诊行CT检查可见横结肠扩张明显,考虑为横结肠转移瘤导致闭袢性梗阻。

(CT可见左半结肠扩张)

考虑黄爷爷既往腹腔多次手术,腹腔黏连较重,手术复杂且预后较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我科决定在肠镜辅助DSA下行经肛肠梗阻导管植入术:在内镜及DSA监视下,将导丝和扩张管通过狭窄段,之后将导管通过导丝的引导作用,顺利将引流管前端球囊放置在梗阻段上方,从而成功建立引流冲洗通道。当即引流出大量肠液与粪便,并经过3天对肠管进行不间断的反复冲洗,负压引流,使得患者的梗阻状况逐渐减轻和缓解,家属对置管后的效果也非常满意。

(顺导丝引流管前端球囊放置在梗阻段上方)

硅胶材质的肠梗阻导管,因具有极好的亲水性、顺应性及组织相容性,前导子可顺利通过幽门引导导管前行进入梗阻部位,快速有效解除梗阻,动态造影诊断和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减轻肠壁水肿,恢复肠道功能,为肠梗阻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可以提高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成功率

小创伤大作用疗效好恢复快

随着介入技术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许多胃肠胆胰疾病治疗的模式都逐渐“微创化”,结肠癌肠梗阻即可通过肠道支架、肠梗阻导管很好的渡过危险期,为后期的根治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对于晚期肿瘤失去根治机会,支架置入可解除梗阻,就能让患者照常吃饭,正常排泄,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姑息疗法。

科室-;

-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