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放疗是如今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如果治疗不当,放疗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放射性肠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治疗难度极大,堪称“世界性难题”。
陈女士想不到自己好不容易
闯过了可怕的癌症关,
却又面临放射性肠炎
这一“生死劫”,
不仅肠道长期“罢工”,
半年暴瘦30斤,
人也极度虚弱,奄奄一息。
医院
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及其团队
全力以赴,精心救治,
最终挽回一命。
01
癌症术后不久肠道“罢工”
半年暴瘦30斤
今年50岁南京市民陈女士一年半前被诊断为宫颈癌,很快就做了宫颈癌根治手术,并于术后进行了一月左右的放疗,恢复了健康。
正当她庆幸自己发现及时,抵御了病魔的侵袭,不幸又再次降临。年6月的一天,她突然觉得腹痛难忍。该不是肿瘤复发了吧?陈女士非常担心,医院求诊。
经过医生仔细检查,确诊她是因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于是进行保守治疗,在挂了几天水,病情有所缓解后出了院。
陈女士
想不到此后就是噩梦的开始!
陈女士回忆说,之后反复多次出现肠梗阻,医院,保守治疗了一年多,病情不见好转,体重由原来的斤暴瘦到80斤,如同皮包骨,还出现了全身浮肿,腹腔严重积液,肚子大得如皮球般,小便也排不出来。
由于身体极差,不能手术,当地医生也对此束手无策,并断言陈女士没有治愈的希望,生命最多维持半个月。
02
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但并非易事
“我们不愿放弃希望,不管死活,都要尝试一把。”陈女士的丈夫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经过多方打听,慕名找到了有着丰富营养支医院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
看着患者渴求生命的目光,江主任决定放手一搏,立即将陈女士收治入院。
入院之初
情况并不乐观!
检查发现,陈女士患上的是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受损肠道表面僵硬,丧失蠕动和吸收功能。
上端正常的肠道也因为长时间梗阻,扩张得非常厉害,直径是正常肠道的3倍以上,无法发挥功能。
更糟的是由于长期不能进食,患者体重下降了近30%,已经到了严重营养不良的程度,器官功能严重受损,免疫力低下,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营养支持相当于人工胃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但并非易事,没有丰富的营养支持经验,患者随时可能死亡。”
江志伟教授解释说,当患者严重消瘦、缺乏营养不良时,如果一次性给予大量营养,会出现“再灌食综合症”,也就是俗话说的虚不受补,会引起心脏和肝脏等多个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死亡。
但如果营养补充不到位,体重继续下滑,患者同样会因严重营养不良危急生命,如此一来营养支持的安全窗就非常窄,对医生而言非常具有挑战。
03
精准建立“人工胃肠”
医患联手创造奇迹
为此江志伟教授带领团队决定奋力一战,全力进行救治。在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用小肠减压管慢慢将肠道里的积液排出体外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给的量要非常准确,一旦出问题,容易出现肝功能不全、血栓等并发症。”
于是,根据患者的体重、营养状况,精确计算出每天需要摄入的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营养物的用量和比例,而且每隔三四天就要调整配方。
减慢输液的速度,同时鼓励患者多活动,有助于促进能量转化为肌蛋白。
另外,每隔4-5天监测一次她的机体组成,精确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肪、肌肉、水分等比例,可以清楚地了解营养吸收情况。等到肠道慢慢恢复蠕动和吸收功能,再给予润肠通便的药物,配合中药和针灸治疗多管齐下。
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陈女士体重逐渐恢复至斤,与入院之初判若两人。
腹胀、肠道水肿等症状消失,而且正逐渐向肠内营养过度,除了营养液、蛋白粉外,还能进食稀饭等半流食物,大便也逐渐通畅。
“下一步我们将恢复患者正常饮食,整个治疗才能结束。”
04
堪称“世界性难题”
保守、手术均效果不佳
放射性肠炎常不为人们所知,其实并不少见。
它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变性,常表现为肠道梗阻、腹胀腹痛,还有的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容易引起腹泻。
根据文献报道
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约在2%—15%,主要与放疗技术、照射剂量、照射范围等因素有关。
“放射性肠炎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江志伟主任介绍说。
保守治疗
治疗一般先保守,通过肠外营养,减轻炎症水肿等措施,减轻肠道负担。放射性肠炎的轻度患者在肠道水肿消退后,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然而对于重度患者,即便水肿消退了,由于肠道受到放射,表面变得僵硬,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受损不可逆转,保守治疗效果并不好。
手术治疗
但如果手术治疗切除受损肠道,同样将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难以判定肠道切除的范围,二是切除过多肠管,容易出现短肠综合征,也就是肠道过短,无法吸收,三是切除肠管后,缝合两端切口会出现高位小肠瘘,足以致命。
因此他强调,
一旦诊断为放射性肠炎,
要充分予以重视,
及早治疗。
END
主管部门:医院新闻宣传办
审核:冯瑶
专业审核:江志伟、龚冠闻
图片:王光正
文稿、编辑:孙茜
医院订阅号欢迎中科医院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