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不开刀小小支架巧通肠梗阻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施行了益阳市首例肠道支架植入术,没有开刀,仅在内镜下植入一枚金属支架就顺利解除了患者因乙状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问题,避免了患者在结肠癌根治术中肠造瘘的痛苦。

便血腹痛原是结肠癌在作祟

今年72岁的陈嗲,因反复便中带血伴肠周及下腹部隐痛入住我院消化内科。入院后,经肠镜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肿块堵塞肠腔形成肠梗阻导致患者便血、腹痛。

肠镜显示,患者肠腔狭窄,梗阻部位表面糜烂。

以往此种疾病需要造瘘,也就是通过开腹手术将部分乙状结肠移至下腹壁形成“人工肛门”,患者每天随身携带一个“造瘘袋”排便。待患者排便通畅、肠壁水肿消退、各项身体机能恢复后择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可这样一来,患者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随身携带“造瘘袋”,既不方便也不美观,而且造瘘手术是开腹手术,72岁的陈嗲体质虚弱,能否承受住手术创伤呢?

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呢?

巧用支架解除梗阻大问题

消化内科主任刘凯决定采用近年来先进的治疗方式肠道支架植入治疗梗阻难题。这样一来,患者无需忍受造瘘手术的痛苦,又能解决肠梗阻问题。

告知患者家属后,经对症支持治疗稳定病情,4月30日,刘凯主任在腔镜中心为患者实施了该手术。

在肠镜下,刘凯主任熟练操作导丝灵活、精确穿过梗阻段。

通过导丝在梗阻部位成功植入金属支架,支架缓慢撑开后,梗阻部位随之恢复通畅!

术后第一天,陈嗲下腹部隐痛消失,肠道恢复通畅。手术成功了!

“终于感觉肚子松动了,也不痛了。相比开刀造瘘后每天要带着造瘘袋,这个手术就像做了次肠镜一样,很是轻松。”陈嗲对手术效果很满意。

术后两周,患者顺利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恢复良好后出院。

近年来,我院内镜技术迅速发展,许多以往需要剖腹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通过内镜技术可轻松实现不开刀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肠镜、胃镜技术诊治消化道肿瘤、良恶性胃肠道及胰腺胆道疾病水平极大提高。ERCP技术对治疗胆胰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等优势。率先在市内开展的EMR、ESD等内镜技术让更多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一个聚先进技术、优良设备和优质服务于一体的科室。担负消化系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腺和腹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年12月,全市首家引进胶囊胃镜,对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肝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

腔镜中心配备有先进的电子胃镜等治疗设备及图文处理系统。能常规开展内镜下介入治疗,包括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消化道息肉摘除术、食管腔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

健康-

文字

编辑:院办公室

图片:消化内科

审核:张劲刘新春

厚德精医传承创新博爱益人

长按指纹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5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